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 |
“他们在我面前毫无顾忌地说‘为什么要这样过’,‘看起来好笨’。甚至连路过的小孩子都指着我说是‘猪’。我讨厌外面,有一段时间都不出家门。也不跟周围的人联系。”
发狠起来的他为入伍拼命减肥和运动。将体重减至100公斤,以现役退伍。但在退伍时又开始长肉了。因此在找工作时经常碰钉子。有的虽然通过书面审查,但过不了面试这一关。某个面试官还说明他落榜是因为“胖”。甚至还听到“如果你做不了事情,其他人就要做更多”,“顾客会感到不便”等荒唐的理由。没办法,闽哲英靠着母亲的月工资(120万韩元)生活。
闽哲英是肥胖,正确来说是过度肥胖。据大韩肥胖学会的数据显示,如果身体质量指数(BMI)达到25以上就是过重,30以上则是肥胖,40以上就是过度肥胖。闽哲英的BMI是45。
随着肥胖人口的增加,过度肥胖或超过度肥胖的人也紧接着增加。这些人不仅无法进行健康管理,而且还受到就业等社会歧视。因找不到工作而沦落为低收入层,没有治疗费,肥胖更加恶化。“过度肥胖→歧视→贫困→肥胖恶化”的恶性循环结构越来越稳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将其视为单纯的个人责任而放任不管,应将其视为社会问题。
据疾病管理本部发布的《国民健康统计》(以2012年为基准)显示,19岁以上的成人中,BMI达30以上的肥胖比率是5%。从1998年2.3%在时隔14年后上升了两倍以上。
肥胖增加的原因是成人肥胖率增加。1998年为26%,但2012年急速增长至历代最高值32.4%。肥胖诱发糖尿、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更大的问题是社会歧视。
东国大学一山医院教授吴尚禹(家庭医学系)指出“经济情况不好的人出现肥胖现象,会因此无法顺利适应社会而变得更加贫困,用廉价的垃圾食品(junk food,热量高而营养价值低的食品)来对付就会变得更胖”。
因肥胖而被解雇的情况也不少。身高1米68,体重113公斤的郑成浩(34岁,化名)去年中旬就不做护士助理了。即使是同样的失误,如果是他,上司会骂得很凶。即使非常小心,院长和同事也神经质似得盯着他。因为他块头儿大,隐隐遭到无视。这样一来,最后收到了“其他人想过来工作,你就别干了”的通知。李某不仅无法恋爱,结婚更是想都不敢想。在手机上储存的电话号码还不到20个。他也不看电视或玩儿电脑。他在首尔的非法棚户区单间跟猫住在一起,孤单无助。
如果因肥胖而失业,收入会减少,最恶劣的是会跌入贫困的苦海。这就是低收入层的肥胖率(2012年为 34.3%)比高收入层(29.5%)要高的原因所在。两个阶层间差别(4.8个百分点)比14年前1998年(1.8百分点)更高。
肥胖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所承认的疾病。即使如此,实际上完全没有对肥胖患者的支援。大韩肥胖代谢外科学会会长崔胜皓(江南Severance医院外科教授)提议道“过度肥胖的人因‘懒’、‘笨’等偏见,人际关系断绝,从而患上忧郁症”,“请在肥胖治疗和手术中引进健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