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6日,《金融时报》刊登题为《中国应减少对美贷款》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权人,所持有的美国国债在美国整体国债中占据8%的份额。不过,绝大多数中国网民和舆论制造者并不知晓美国的预算争论。但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明白美国政府一直在玩全球经济游戏,并从中获得好处。
美国以近乎于零的利率发行国债,而这些国债被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买入囊中。只要联邦政府以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通常是每年增长2-4%)减去实际利率(近些年内,近乎于零或者甚至为负数)更慢的速度增加债务城池,美国就能够近乎永远地大规模举债,不用担心还不上。
不过,让大多数中国分析人士难解的是,美国国会和白宫似乎并不明白这种游戏的好处,反而陷入了预算混乱之中。围绕政府预算展开尖锐斗争,这在全球政客中间是常有的事情,且本身是件好事情。但若现有部分国债真的出现违约,那么美国政府精彩游戏将开始走向终结。
从一些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更令人不解的是中国政府对美国债务问题的态度和表现。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呼吁政府应该让海外债务持有多样化,同时预见到了美国政府预算赤字的持续增大以及纠缠不清的政治纷争。
但是,中国政府实际上一直在增加风险敞口。一些人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在外汇储备问题上缺乏选择。显然,这是种错误的观点。
一种选择(尽管不容易做到)就是出售所持有的半数的美国国债,并在金融资产的三种分类之间做好资金分配。
首先,中国可以买入所有在中国市场运作并在全球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跨国公司5%的股票。持有这些企业的股票,就像是给自己投资一样;
其次,中国应该增加对所有评级高过“AA+”的非美国主权债券的持有,比如说德国或澳大利亚的国债。这种做法能够帮助中国对冲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所催生出的风险。
第三,中国可以买入成熟市场经济体公用事业单位5%的股票。此举可以减少中国对国债的依赖。
中国政府对国债感兴趣的唯一解释是,该国和美国的关系。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既是一种“人质”方案,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的绑定工具。每年的5月份,中国的副总理和美国的国务卿都会进行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国对美国国债的持有,可以时刻提醒美国代表应减少对中国问题(比如说所谓的人民币操纵或国有企业补贴)的攻击。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政治经济平衡。然而,一旦美国政治局势催生实打实的债务违约风险,这种平衡就会迅速瓦解。即便美国能够避免制造违约灾难,不确定性的卷土重来意味着中国政府无法保证自己能够顶住国内压力,尤其是来自经济学家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反复呼吁中国政府应减少对海外国债的投资。网民也会进一步对政府施压。
迫于国内压力,中国政府或许会不得不做出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