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8日,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今日(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比第二季度的7.5%上扬0.3%。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86762亿元,同比增长7.7%。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反弹,很大一部分源自政府利用较宽松货币政策和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迷你刺激”来刺激经济增长的结果。
这种从上半年经济增长尽速的强劲逆转,让来自澳大利亚、德国和巴西等国家的投资者和经济学家欢喜不已,一些因美国货币政策潜在收紧担忧而连受打击的发展中市场也将重塑对中国的信心。
不过,有迹象表明,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这种反弹或许无法持续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9月份工业活动、零售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较比前几个月有所减慢。
数据显示,9月份工业产出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不过比8月份的10.4%下滑0.2%。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都出现下滑,分别同比增长20.2%和13.3%。
巴克莱经济学家简昌(音译)指出,“我们认为,这种动力的减弱,将会延续至第四季度和2014年。我们的观点是,7月至8月的工业活动强劲上扬,将不会持续存在。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各种各样的基础性挑战,其中包括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金融和财政风险、潜在的房地产泡沫和增长率的下行危险等。”
在过去的14个季度有11个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处于下行轨迹的,从2010年的增长近12%下滑至目前的低位。
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7.8%,创13年来最低水平。如果今年的增长率下滑至7.6%下方,中国经济将会迎来自1990年以来最坏的表现。
此外,9月份的其他数据,包括备受关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电力消耗量和出口等,都令市场失望。据统计,出口同比萎缩0.3%。
尽管如此,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的强劲回弹,仍提振了市场对中国政府能够避免经济无序“硬着陆”的信心。
据报道,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认,数十年来该国靠出口和投资来驱动经济的模式已经越来越过时,因此他们想要向更加持续的以消费为驱动的增长方式转变。同时,中国政府已经设定了所谓的经济上限和下限,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和通货膨胀率位于3.5%是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