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9日,据《南华早报》报道,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外国企业似乎在躲避上海自贸区,理由是缺少细则。原本有望成为“迷你版香港”的上海自贸区上的表现不及预期。
根据上海政府提供的数据,自挂牌以来,在自贸区内注册的企业中外资企业所占的份额还不足3%。
上海意欲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并愿意给企业在监管严苛的大环境下提供行动自由,但外国企业对此似乎缺乏兴趣,这让上海政府的官员们颇感尴尬。
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表示,“我并不认为来自跨国公司的冷淡回应是因为他们感到失望。他们希望我们能很快公布细节内容。”
中国政府对上海想要开发“香港式”经济板块的抱负大力支持。目前,尽管85%的资本项目已基本可兑换,但资本项下的开放尚未触及最核心的金融交易账户与私人部门借外债等项目。自贸区至11月底将满两个月,而相对应的中国央行的那份金融改革细则仍未亮相。
中国政府还承诺在自贸区内推行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但目前还只停留在宽泛层面,尚未出台具体细节。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更是其重要的一环。而待字闺中的自贸区金融改革细则代表着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方向。正因为如此,该细则方案要经过设计者反复讨论与推敲,考虑到各种风险的可能性,逐一权衡与考量。
自贸区的最终目标是,吸引全球精英和资金来帮助中国巩固和加强经济增长。同时,如果上海自贸区取得成功,那么将会在其他城市创建类似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政府有意将自贸区作为更多激进改革举措的试验田。但令人失望的是,到目前为止,仅有38家外国企业在自贸区内安营扎寨。在完成注册的1400家企业中,国内企业占据绝大多数的份额。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指出,“在采取行动之前,外国企业想要弄清楚他们能在自贸区内从事什么样的生意,同时弄清楚为何选择自贸区。对于外国投资者来说,要充分明白自贸区的性质是一件费时的事情。”
消息人士指出,出于对人民币走强致热钱流入的担忧,政策制定者们会再三斟酌。因此,对自贸区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还没有制定明确的时间表。
中国的商业的金融机构目前还没有对自贸区表示出很多的兴趣。香港投资者是上海最大的境外投资来源。戴海波表示,自贸区尤其欢迎香港投资者来沪投资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