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25日上午消息,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继6月份出现流动性紧张以来,中国银行间市场基准回购利率23日再次攀升至令人担忧的高位,其中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盘中一度触及10%,超过了6月创下的高纪录9.29%。
这并非偶然事件。当下,中国的信贷风险在不断上行,而违约风险也在呈现上行态势。与此同时,债券收益率也不断攀升。
纽约银冠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程致宇(Patrick Chovanec)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电话采访时指出,中国的金融体系患上了“高血压”。在他看来,中国银行间贷款市场是“风险的温床”,是这个圣诞假期最重要的“金融大戏”所在。
程致宇的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靠信贷来助推扩张,任何旨在压制信贷攀升的举措都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扬,并且催生出引发危机的风险;
本次利率上涨的根本原因与6月流动性紧张时期的原因相同;
存准率,即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需要持有的现金储备,已成为银行的枷锁。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体系让该问题变得更复杂。影子银行让金融机构有了过度贷款的机会,而这些负债又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我们应该可以想到,今后货币市场利率上扬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在过去数月内,中国国债及企业债券收益率均已上行。正因如此,银行间贷款市场当前的走势并不令人惊讶;
银行间贷款市场是“风险的温床”,中国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脆弱和纠缠不清;
由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催生出了当前的局面,就好像是中国人民银行已经撤销了对影子银行的货币政策控制;
中国人民银行正面临艰难选择——要么容忍国内银行需要,要么冒着让它们破产的风险;
这个圣诞假期内,金融业最大的一场戏不是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而是中国的货币市场利率攀升。
具体采访内容,摘要如下:
问:中国货币市场利率上升的幕后推手是什么?
答: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越来越依赖通过信贷的攀升来支撑投资增长,同时用此方式来掩盖投资带来的损失。换言之,需要的信贷虽然越来越多,但实际产出却越来越少。事实上,多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清楚地知道信贷攀升的危险:不良债务增多,通货膨胀率上行,尤其是房市的资产通胀。但当中国政府试着并设法让信贷增长速度放慢时(不是收紧,而是试着抑制信贷扩张率),就会发现过度放贷的银行和投资工具及机构无法偿还债务。
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民银行要么同意满足这些机构的资金需求,要么釜底抽薪。
问:有些人认为6月份的流动性紧张再次上演,是这样吗?
答:两次货币利率上扬的根源基本相同,不过,直接原因或许不同。
从根本上来看,规定存准率,即中国人民银行规定银行需要持有的现金储备,已成为银行的枷锁。与此同时,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让该问题变得更复杂。原因在于,影子银行让金融机构有了过度贷款的机会,而这些负债又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
影子银行系统既能让银行提供更多贷款,又能让每个季度末多种投资工具顺利展期。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并非毫无察觉,但很难对影子银行做出精确评估。2012年,该央行曾试图规范银行行为,防止他们产生此类表外负债。央行的做法就好像“好吧,下不为例”。
问:类似利率上涨的次数在以后会增多吗?
答:当然会,早在6月份,我就曾指出,类似的事件还会出现,这并不是偶然事件。我记得我好像曾经说过,中国的金融体系得了高血压。今年6月,是心脏病发作,虽然不到致命的程度,但心脏病已经存在。
不只是银行间借贷市场如此,过去几月政府债券、公司债券的利率都在上涨。市场上存在太多乱流,有太多资金流通过银行间借贷市场来维持各方的流动性,这就是为什么银行间市场最为复杂、脆弱、也最易受到这类利率飙升的影响。
问:一方面要改革,另一方面还在注入资金以缓解流动性进展局面,中国人民银行将何去何从?
答: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的银行系统已经变得脆弱。利率去监管和权责分明书面看来很好,可当你实施的时候,失衡现象就会很严重。
由投资来驱动增长的模式需要无止尽的信贷,但实际产出越来越少。问题是如何克服这样的难题。当你已经掉进坑里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继续挖坑。
问: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似乎没什么效果?
答:很难说中国央行正在做什么。同时,如果从逆回购之类的透明机制着手,很难判断此后的影响。
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在没有任何声明的情况下就直接向大型银行伸出援手。目前,我们可能无法完全清楚该央行干预的程度。毫无疑问,中国人民银行会尽可能地拉低利率。但是,这样的举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缓解了病症而已。实际上,这样的举动已经让问题变得更糟糕。
问:对投资者来说,这件事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答:两年前我写道中国金融不稳定的风险,遭到了很多人的嘲笑我认为,投资者要开始慢慢认清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变得脆弱和复杂的现实。
的确,中国拥有3.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这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金融不稳定的一种形式,我们看到收益率集体上涨,主要的信托产品崩溃。要知道,中国市场的信用风险正在增加,(大部分中国官员也承认这点)。此外,整体债务水平也在大幅上扬。
问:怎么用一句话描述中国的金融系统?
答:我不认为人们认识到中国的金融系统在过去三年间发生了多大变化,已经和之前有了天差地别。我不会说这是庞氏骗局,但人们长期以来忽略了中国金融不稳定性的风险
问:您觉得读者还应该知道些什么?
答: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我们将中国视为新兴市场,认为该国会渡过自身新兴市场危机的难关,不会影响全球其他地区。但中国还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于全球金融体系来说,并不存在直接风险敞口,但有一些间接影响可能会通过中国的经济、货币流动、特别是资本流动影响到全球金融体系。
实事求是地讲,相比较美联储缩减量化宽松而言,中国金融体系出了毛病才是更重大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