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球首届AI与芯片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君悦酒店盛大启幕 韩国企业家团队首次亮相深圳

中国电视-《传世古建》:创新呈现,沉浸式体验古人营造技艺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茂名电白区成功举办沉香药用与健康价值高端研讨会 共探产业发展新路径

国际形象片全球首发!中国海军在海外社交平台开号 外国网友:海浪守护者

解密航空强国“职教方程式”|成都航院宣传片发布

外媒:中国不会出现违约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北京时间1月28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那些希望中诚信托违约事件能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必然道德风险冲击的人,将会失望了。问题是,投资者们是否已经领会其中的含义。

令市场意外的是,神秘的第三方接盘者突然伸出援手,让中诚信托可以向投资者支付高收益率投资产品的本金。投资者将会损失部分利息支付,同时得到稍低的实际收益,不过却能化险为夷地拿回自己的本金。与此同时,作为产品分销商的中国工商银行(工行)保住了原有的信誉。

“以时间换取空间”,这是信托项目出现风险时常用的接盘手段。具体而言,在难以如期兑付的信托项目到期之前,注入新的资金,换取处置抵押资产的时间,用以腾挪出流动性,实现对投资者本息的兑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中诚信托、工商银行、山西省政府三方各推荐接盘方。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工行接盘可能性较大。不过,该银行否认了接盘的说法,称“没有这一回事儿”。

在9.4万亿美元的经济,近5亿美元的信托产品设置看起来是“太大而不能倒”。

在中诚信托产品化险为夷的过程中,政府似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危机出现以来,山西当地政府就在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紧急援助涉及到持有山西振富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三方投资者。

在中国,中诚信托产品危机的解决结果,是具有代表性的。瑞银经济学家王韬指出,自2012年以来,总价值超过39亿美元的20多种信托产品曾出现支付问题。其中一半的产品,投资者都是从信托基金或第三方担保人拿回自己的血汗钱,而其他产品则打起了了漫长的法律官司。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就教育投资者和工行的股东了解信托公司和工行而言,中诚信托事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投资者施加压力,或者政府将这样的产品归入资产负债表,那么银行将会面临实质的资本率侵蚀。

据报道,野村证券经济学家张智威指出,受投资者风险规避情绪的影响,1月份信托产品的销售较比去年12月份减少近70%,较比去年同期减少50%。这将导致信贷压力增强,致使信托公司越来越难向承压借贷人发放短期贷款,最终导致更多类似中诚信托违约的事件将会发生。

这也是中国金融体系很难出现真正失败案例的主要原因。不过,在过去的数月内,一系列的新风险已经出现在金融价格上,银行同业间贷款以及政府债券收益率上扬,并且波动性加大。

和之前发生的事情一样,在关键时刻神秘的英雄突然现身,让危机峰回路转。不过,中诚信托事件的发生,至少可以让中国的投资者们慢慢意识到一个事实,那就是“并没有足够多的白衣勇士可以拯救每个人”。

上一篇:外媒:到了该稍微调整中国策略的时候
下一篇:外媒称中国要求美国停止太阳能反倾销调查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