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我曾经说过杨春华的手跑在思想之前,是指她在画画时全凭直接的新鲜的感觉,而理性是不怎么起作用的,其实,这是一种类型,有的画家主要靠经营和理智的安排,有的画家却依赖于直觉和天性,两者之间不存在优劣之分,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后者,因为它让我看到那些偶然性的随机性的东西,它更灵动一些,所以也更鲜活一些。杨春华的画常给我这种感觉,有时候,在她那里看画,往往令我惊讶,作品中透露出逼人的气象,无论是整体的布局,或是用笔、用墨和设色,都具有让人感叹的东西——显然,这是一个画家得以成功并继续成功的天然的优势。
杨春华的画基本上属于所谓的“文人画”范围,说起文人画,自然是个大话题,它的辉煌的历史使众多后学者难以逾越——当然,对于艺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很难做简单的比较。一些画中国画的朋友到我处聊天,总离不开一个话题,中国画的下滑趋势能否通过这一代人的努力而止住,说实话,对此话题我是带情绪性的,也许是固执也许是短见,我不太相信谁能够阻止某类文化淡出历史的趋势,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文化与其生态的综合关系的问题。我时常摆出一个理由,只要搬出八大、青藤、石涛等人的画册,看看这些几百年前的人和作品,一切便都无需再做解释。
记得我在主持“新中国画大展”时,基本的想法就是检阅一下当今中国画坛真实水平,情况是,所谓的“中国画”已变成多元的多样的存在,它的边界已非常模糊,容纳了当代艺术的所有探索因素,——但是我要说,情况并不令人乐观,尽管从整体上看,有某种上升的苗头,然而它的“上升”是以与“中国画”脱离为代价的。实验水墨也好,综合材料也好,它们的卖点全落实在西方艺术的基础上。相比之下,仍然坚守“画画”的人倒显得特出。许多画家不放弃努力,试图在原有的“画种”上继续挖掘,有些是诚实的,有些则是懒惰而已,——因为,真正领略中国画实质的确实人很少很少,他们作品是最好的例证。石虎曾对我说,你能认为那些破笔烂墨是好的?现在那批人连毛笔都握不住,还画中国画?
——这倒没错,如果我们把文人画史上的成功范例当作楷模,就可发现眼下大部分人只是在画文人画的皮毛,在文人画的形式上转圈,离它的真义相隔太远。要么你别碰这“画种”,要么你就该遵循里面最基本的规则,这样才能使你的画作保持一个面貌,不至于让人搞不懂你究竟在做什么。或许,江南的画家拥有稍多一些的资本,一方面是因为地理气候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传统的深厚,譬如当下的南京,汇集了一批这样的中青年画家,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在画坛的地位,无论从人数看,还是从作品质量看,都不亚于任何地方——甚至,任何地方都不能与南京相比。
——这倒没错,如果我们把文人画史上的成功范例当作楷模,就可发现眼下大部分人只是在画文人画的皮毛,在文人画的形式上转圈,离它的真义相隔太远。要么你别碰这“画种”,要么你就该遵循里面最基本的规则,这样才能使你的画作保持一个面貌,不至于让人搞不懂你究竟在做什么。或许,江南的画家拥有稍多一些的资本,一方面是因为地理气候的缘故,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化传统的深厚,譬如当下的南京,汇集了一批这样的中青年画家,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了在画坛的地位,无论从人数看,还是从作品质量看,都不亚于任何地方——甚至,任何地方都不能与南京相比。
当然,我说的是所谓的“文人画”,这既是南京画家的优势所在,也可能是他们的弱点。现在有一个观点已被大家认同,即南京不是实验艺术的基地,不是搞艺术运动的场所,胃口不大,而标准不低,对于某种类型的画家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杨春华在南京画家里已经是公认的重量级人物,比较有影响的画展和活动都绕不过她,说明这些年她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我一直有这种看法,杨春华作为女画家,就她的气度而言,比很多男画家更壮,我喜欢看她作画时的状态,潇洒自如,一点不拘泥,不小器,而且很自信,自信之中又肯容纳他人的意见,当她自称小女子的时候,我觉得,她的作为有点像大丈夫。
在技巧方面,阳春华经过许多年的探索和磨练,已逐渐寻到了途径,她的用笔比较随意,用墨几乎是在不经意中完成,而设色可说是她的绝活。有同行对我说,杨春华画画,遍数越多越好,在别人手里早成了废品的画,在她笔下却成为精品,这真是一种本事。是的,杨春华常常在一张画上折腾无数遍,最后的效果竟然不错,她说她根本无意识这么做,全屏感觉,需要了,就一遍遍的加墨加色,并且冲冲洗洗,画面没有因为遍数多而变脏,我说她心里是干净的,所以画面再怎么弄也是干净的。近些年,杨春华开始注意起造型问题,这是她原先较弱的一面,造型在整个画面的结构上举足轻重,我看到许多画家不过这个关,以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就叫做写意画,完全是误解,或者,是典型的懒惰的表现,写意画的造型要求更精妙的提炼,要求更简捷简的概括,是一种提升层次的觉悟。笔墨、造型、布局,这些一样也不能少。至于精神性,境界和格调之类,要看一个人的素养,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积累,比起具体的技巧要难得多,自然,它又是通过技巧得以体现,两者的相辅相成关系,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点一点慢慢解决。
我还想说,杨春华是多面手,人物、山水、花鸟,她都愿意尝试。需要说明一点,我看到现在有那么一些在画坛上呼风唤雨的“大碗”,简直无所不能无所不精,牛的一塌糊涂,什么都画,反正有人胡乱吹捧有人傻乎乎扔钱,因此端了个花架子,实际上草包一个,这是画坛乌烟瘴气的原因之一。作画能力部分是先天的,部分是后天修炼的,有的画家是多面手,有的画家专精一样,两者之间只是爱好和兴趣的不同,与艺术水准的高低没多大关系。杨春华有个阶段闷头画一批人物画,有个阶段拿出一批山水画,也有时候会让人去看她的许多花鸟画,其中都不乏叫人喜欢的精品,这便是能力的体现。了解杨春华的人全知道,她原是弄版画出身,而版画界的同行对她是另眼相看的。这说明,对艺术的理解不受“画种”的局限,甚至我还见过杨春华的油画呢,那种感觉也没落到及格线以下,所以我观赏画作,总是有意识地注意其中是否显露才华,笨拙的愚蠢的东西我实在瞧不上眼。 作者 / 李小山
杨春华简介
杨春华,女,1953年生于南京,祖籍浙江温州。197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1989年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曾任系主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
代表作品版画曾获全国第八届版画展优秀奖。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第五届、第七届全国藏书票展金奖、一等奖。台湾、青岛、巴黎、意大利等地国际版画双年展。1999年获中国鲁迅版画奖。
代表作品中国画参加中国新文人画展、中国女美术家画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97江苏画刊提名个展、新华社新华书画院个展、百年中国画展、开放的中国展、东方之韵•2003中国画展、深圳美术馆个展、韩,日,英,澳,美,德,新加坡等国中国现代水墨画展。1995年获中国画学术精诚奖。2004年获黄宾虹奖。
代表作品分别由中国美术馆、江苏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深圳美术馆、青岛美术馆、 巴黎国立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欧洲木版基金会、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团体及私人收藏。
注:以上图文由双子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