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之韵——奏响生态与文化的交响曲

中国电视- 《绿水青山的中国》 :全景呈现“长江生态文化带”发展

中国电视- 《衣锦天下》中式美学绽放巴黎

纪念孙大石先生诞辰105周年活动在山东高唐成功举办

安哥拉BANCO VALOR银行董事局主席到访中非经济合作发展工作委员会

新技术迸发“新质生产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

邓海建:“不好吃的江豚”也是大实话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长江淡水豚考察总指挥、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王丁教授在央视《新闻调查》说,“我有一次见过一个地方官员,他问江豚好不好吃?我当时很无语,后来我跟他说,不好吃。结果他来了一句,让我更觉得崩溃,他说不好吃干吗要保护?”(7月7日《南京日报》)

  “江豚又不好吃,干吗要保护?”这话听起来因为语出官员之口,难免更容易激惹众怒。但冷静想想,除了动物保护者或生态环保者对江豚生死牵肠挂肚,又有多少人知晓“江豚的微笑”于人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这话路人皆知,且有数据支撑:据统计,全世界约80%的开花植物靠昆虫授粉,而其中85%靠蜜蜂授粉,90%的果树靠蜜蜂授粉。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蜜蜂的传粉,约有4万种植物会繁殖困难、濒临灭绝,保护蜜蜂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但问题是,江豚从数千头走向一千头、再从一千头走向五百头,谁人告知公众:一者,这些年,江豚究竟因何而死、江豚之死又改变了什么?二者,说起来如此重要而亲密的“伙伴关系”,死亡事件后除了含泪收尸——谁可问责、谁来担责?

  眼见着江水混了,眼见着江豚死了,满耳都是要保护江豚的煽情之声,可是,如果没有明确的利益关联,如何说服民众在千里之外关注一只江豚的生死?保护江豚,请给出足够的制度证据!这是一个悖谬的命题:如果江豚是好吃的,也许早就被吃干净了;但如果江豚是不能吃的,保护它的价值旨归落在何处?

  地方官员的这一嗓子,尽管不好听,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大而无当的保护口号,何时喊进了民众的心坎?仅仅靠“一片爱心”的情绪化保护,何时能遏止江豚走向死亡的脚步?与其空泛地呼吁与号召,不如踏踏实实论证和我们与江豚的关系,靠制度与规则说话。

上一篇:范泓:雷震与台湾社会转型
下一篇:林文:埃及兜头浇了“阿拉伯之春”一瓢凉水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