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广州中山大道,阳光热辣,车水马龙。马路的一侧,伫立着一幢外观最普通不过的楼房。蓝色的玻璃外墙,外形中规中矩。
这幢挂着“南方通信大厦”牌子的楼房,是腾讯的广州研发中心,QQ邮箱、QQ手机管家、QQ通讯录……这里诞生过不少用户数量级过亿的产品。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被称为腾讯“船票”的微信。
想要见到“微信之父”张小龙并不容易。本报记者致电腾讯的公关部门,对方答复:微信正处于成长期,需要埋头做事。
记者又多次通过邮件、短信、微博留言等方式直接联系张小龙,也未见回音。无奈之下,只好直接杀到广州,几次在大楼附近蹲守,但无功而返。
大学时爱到塘里钓虾
“他人很聪明,一进学校就拿了奖学金。”张小龙的室友、睡在他上铺四年的张惕远告诉本报记者。张惕远如今在他和张小龙一起学习过的华中科大电信系里任教。
1987年,18岁的张小龙从湖南考入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电信系,住在东六舍2楼最东头的一间宿舍里。这是一栋典型苏式建筑,一间宿舍住6个人。
“原来这边很荒凉,宿舍外面是个水塘,我们没事的时候,爱到池塘里钓虾。”张惕远介绍,如今东6栋的东头,已成了一个别墅区。
张小龙和他的同学们,没事的时候喜欢到学校南大门外面看看录像,踢足球,“他踢足球很厉害的”。
电信系退休教授向勋贤对张小龙的印象也是“专注,不爱说话,喜欢捣鼓电脑”。
向勋贤是张小龙的研究生导师,也是湖南洞口的老乡。电信系有几台当时还比较罕见的电脑,张小龙经常整天坐在电脑前。向教授曾经发明过一个“肿瘤诊断仪”,张小龙帮他编写过仪器的数据库。
“他是我们之中最早学习C语言的人,当时C语言还刚刚诞生。”张惕远回忆,除了软件之外,张小龙对硬件也很在行,曾花大价钱买了一本香港出版的《无线电技术》,和同学们一起做电子线路测试,并参加多个比赛。“如果他后来没有做软件,而从事硬件的话,也会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