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新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崛起,近邻中国和韩国深为担忧。东北亚国家之间领土主权争议的恶化更使得人们对东亚国际关系的前途感到不确定。日本民族主义向何处去?这是人们所普遍关注的问题。要理解日本民族主义,人们有必要回溯历史,看日本如何塑造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在如何演变?今天的日本政治又与民族主义有什么样的关联?
1900年义和团在山东发动的排外运动本来与日本毫无瓜葛,可是在英法的唆使下,日本派遣了一支由1万2000人组成的军队(占八国联军总数3万2000人的37.5%),成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的主力部队。因此日本取得了巨额赔款和日军驻扎北京的权利。从此,尝到甜头的日本为了独占在中国的利益而与西方列强产生了矛盾。首先,日本与俄罗斯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利益冲突迅速尖锐化,两国虽然多次谈判交涉皆无法妥协,最终诉诸武力,日俄战争在1904年2月爆发。日俄历时约10个月在中国领土和近海展开血战。日本攻下了抚顺,再占领奉天(沈阳),又得到来自新加坡三井洋行的电报指出前往中国救援的俄罗斯舰队已过了马六甲海峡,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以逸待劳,全歼了俄罗斯舰队。俄罗斯由于国内革命爆发无法分心再战,日本也因过度劳民伤财无力再战,双方于是在美国的调解下签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让出和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可是,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因为没取得分文补贴大感不满,举行大规模抗议行动。与此同时,日本在军队内推行了所谓卧薪尝胆的黩武教育,日本从此步上了军国主义不归之路。这场被宣扬为以小胜大,黄种人打败白种人的日俄战争,改变了列强在远东的格局,为往后日本并吞朝鲜半岛和以同文同种为由出兵中国铺了路,也为驱逐“美英鬼畜”南讨东南亚营造了气焰万丈的野心。
日本并不满足在朝鲜已取得的利益,于是便通过一连串的计划和行动,于1910年正式并吞朝鲜,设置朝鲜总督府,推行日本式的殖民统治,强迫朝鲜人学日语,创姓改名,参拜神社,在发动太平洋战争时,强行把数十万朝鲜劳工送到日本,强制征兵,强征慰安妇等等。与此同时,精心策划以朝鲜半岛为跳板为西侵中国作准备。发生在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本来也与日本毫无关联,可是日本为了窃取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出兵参战,迫使袁世凯签下不平等条约。接着以济南事件为借口出兵山东。为了一步一步蚕食中国,把中国划分为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华西五个板块,制造九一八事变,在华北成立了满洲国,昭和天皇甚至把出自旧贵族藤原北家闲院流三条家的嵯峨浩嫁给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溥杰,建立姻亲关系。接着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派遣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向中国全面进攻。日军的蛮横行动激起了中国全国军民一致抵抗,日本也从此陷入了泥沼,不能自拔。
新民族主义的战争史观
满洲国的成立,使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矛盾越发尖锐。1933年松岗外相到国际联盟发表攻击英美的言论并当场拂袖退出国联。从此,日本向德国和意大利靠拢,形成了二战时三足鼎立的英美阵营、苏联阵营和德意日法西斯阵营的格局。 由于穷兵黩武,日本经济陷入了能源和粮食危机。日本不但不反省,反而大事宣扬是ABCD(America,British,China,Dutch)的阻挠所造成。为了与英美荷争夺在东南亚的石油、铁矿、锡矿、橡胶等资源,1938年通过了国家总动员法案。东条英机出任首相后,在天皇的许可下向美国宣战,偷袭珍珠港,接着以“驱逐美英鬼畜”为口号挥军南讨东南亚,掀开了太平洋战争。新加坡也因此沦为昭南岛长达三年六个月。
西侵南讨开辟东亚和东南亚战场,使得民不聊生,日本国内免不了有怨言和反对的声音,可是由于军人势力无限膨胀,牢牢地控制了国会和舆论,以及在业已形成的皇道国体的大环境中,日本人发挥了特有的以和为贵的凝聚力,不质疑的愚忠和宽恕式的护短性格。这种性格,我们可以从东京审判甲级战犯时与时任日本首相小磯国昭的一段对话中得到佐证。检察官质问小磯为何他反对军人的一切行动,但官位又步步高升至首相;在当首相后又为何执行自己反对的政策?小磯回答:“我们日本人的处事方法是,意见归意见,讨论归讨论。如果国策一旦决定,我们的习惯是尊从国策并努力实行。这是我们受到世人尊重的处事方法。”
1927年出兵山东、1937年之后全面西侵、1942年南讨东南亚的战争,正如昭和天皇的《终战诏书》所言,是“招致民族灭亡和毁灭人类文明的战争”。战后,日本有不少有良心的文人发表对战争的反省,揭发战争的残酷事实。然而,曾几何时,日本新国粹主义者和新民族主义者将其誉为是一场大东亚战争,是黄种人抵御白种人侵略的战争,是一场解放东南亚的战争。二战后,日本法西斯主义者虽然消失却并未消亡,并且在东西冷战时期以新国粹主义者的姿态重新粉墨登场。美国也为了阻止共产主义扩张,默认东条内阁时期的旧阁僚重出江湖,一批新国粹主义文人也以新姿态露面。日本国内形成两派。一派是当政者(旧阁僚)与官商结合组成的政官商铁三角,旧阁僚如贺屋兴宣出掌遗族会,掌控靖国神社,左右最大选举票团。另一派是由民主主义者、左派总工会、大学生联合会和教师工会所组成的派别。两派的对峙以1960年包围国会反对新日美安保条约为高潮,来势凶猛,似有推翻当政者的革命气氛。当政者艰辛地挨过这一时期。之后,日本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财,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生活富裕,左派势力逐渐式微。新国粹主义者抛出了战争史观论点,新民族主义政治家全盘接受并奉为真经。
随着苏联阵营瓦解,新国粹主义者趁机积极宣扬其战争史观。近些年来,他们变本加厉对过去战争重新诠释宣传。新国粹主义的战争史观论点的始祖是林房雄(原名后藤寿夫),他所著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一书于1964年出版,其基本论点是:
一、那场西侵南讨的战争是抵御西方列强的自卫战,也是一场解放东亚殖民地的战争,更是一场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战争,没有所谓侵略之事。
二、不承认东京审判,说它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复仇。
所谓大东亚共荣圈是指1940年7月26日内阁决定的“基本国策纲领”:第一圈是以日本本土为核心,向第二圈的殖民地台湾和朝鲜执行皇民化运动;以同文同种为口号在第三圈的满、蒙、支那(当时日本对中国的蔑称)推行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以取代中华帝国文化圈的新秩序;第四圈是驱逐“美英鬼畜”,解放东南亚的殖民地以确保资源。
“自恋”的新国粹主义者
继林房雄之后的新国粹主义者谷泽永一,批评和攻击对战争反省的文化人,并在1990年代中期指名道姓地指责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东京大学教授大内兵卫、思想家丸山真男、出版家岩波书店老板安江良介等12人为卖国贼。他还批评那些揭露731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真相的作者的著作是自虐史观。接着,西尾干二发起争取删除历史教课书中的侵略记述,成立“新历史教课书编纂会”,网罗了学者、企业家、作家等响当当人物的赞同和赞助,并出版了《日本国民历史》一书。该书肯定了林房雄的论点,同时描述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无关,还大事渲染在古川市的上高森、高森两地出土的旧石器比古埃及文明更古老。然而不久后,那位发现旧石器的考古学家被《每日新闻》记者拍摄和揭发所谓的旧石器不过是一场自埋自导的骗局。由于编纂会提出的修改教科书论点不被教育部接纳,改由编委之一的漫画家小林善纪以漫画形式出版轻松易读的《战争论》,以达到向普通市民宣传其战争史观的目的。此书成为了畅销书,对日本国民的影响可谓不小。毋庸置疑,西尾干二和小林善纪笔下的自恋史观刚好反映了《菊与刀》的作者鲁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所描述的日本人另一种特性——羞耻式的好面子。
今年4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西侵南讨战争发言说不是侵略,东京审判是战胜者的审判等言论,皆出自新国粹主义者的战争史观。在安倍看来,如果那场战争不是侵略,何来“村山谈话”的反省?故必须加以修改。这也正是其试图修改“村山谈话”的原因所在。“村山谈话”是于1995年6月9日在众议院以区区237票,不足总数480票的半数勉强通过,其含金量的不足,也反映了新国粹主义战争史观在日本的市场。
正如日本国际大学校长北冈伸一所说,安倍的新民族主义是他的三张面孔之一。如今,安倍政权已掌控参众两院,将如何贯彻他奉为真经的大东亚战争肯定论的战争史观、修改“村山谈话”、把自卫队、自卫省升格为国防军、国防省、修改高门槛的第96条宪法、最终修订第9条放弃武装的和平宪法。借用安倍的话,修订宪法是件长远的目标,我们也只好拭目以待,静观日本人特有的退一步进二步的步步为营的做法的发展态势。
在世界历史上,民族主义已经导致了无数的战争和杀戮。尽管日本现在是民主政体,但人们越来越不确定日本的民主政体对其民族主义是一个制约因素还是促进因素。如果政治人物利用民主把日本再次带上激进民族主义的道路,势将改变东亚国际关系的局势。
杨丽君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赵如渊为前新加坡留日学者
尽管日本现在是民主政体,但人们越来越不确定日本的民主政体对其民族主义是一个制约因素还是促进因素。如果政治人物利用民主把日本再次带上激进民族主义的道路,势将改变东亚国际关系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