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理泰专栏
此刻,俄、中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和平使命-2013”正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举行,演练如何消灭占据了一座城市的恐怖分子。1500多名军人(包括后勤保障人员)参演,除了机步、特种各战斗单位参演以外,还实施空地结合的打击行动,由战斗轰炸机和直升机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持。
俄、中两国是在“联合反恐军演”名义下举行这次演习,不具有刺激性,何况中国再三表示并不针对第三方,不会对任何国家的利益构成威胁,却还是引起日、美等国的猜测和高度关注。这次军演本身就是以中、俄爲一方而以西方国家爲另一方,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国际战略博弈的组成部分,境外关注这次军演是不足为怪的。
俄、中与西方国家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国际战略博弈并非始自今日。2003年以来,俄、中两国军队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多次举行双边或多边联合演习。2005年,上合组织举行系列性的“和平使命”反恐军演,对西方国家是排他性的,至今举行了五次,在亚太地区惹人注目。
美国则採取了相应的反制行动。2003年,上合组织功能显露之际,美国、蒙古首次举行了代号爲“可汗探索”的联合维和军演。接着,每年美、蒙均举行“可汗探索”军演,具有作战和作战支援的性质。俄、中首次举行“和平使命”反恐军演以后,次年(2006年)美、蒙“可汗探索”军演即由双边军演转化为多边军演。截止2012年,十五国6050名军人参加过这一系列性军演。今年8月2日,中方部队全部抵达俄罗斯境内参演。次日,“可汗探索-2013”联合军演即在蒙古境内举行。
另外,这次俄、中陆上军演的类型也引导人们陷入沉思。据中方声称,两国将进行战役筹划、战役实施等阶段的演练。按照中国军事术语,战役乃是“军团为达成战争的局部目的或全局性目的,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的由一系列战斗组成的作战行动”。战役的参战力量必须是军团,即“集团军(军)以上规模的兵力集团”。况且,筹划军事演习,自然包含虚拟兵力,即在演习场上以小建制取代大建制,按照至少一个集团军的想定兵力来制定作战计划。有鉴于此,此次俄、中军演的假想敌不会局限于“来无影、去无踪”的国际恐怖分子。既然杀鸡用了牛刀,就说明假想敌还包括可能危及俄、中两国国家核心利益的某一个强国或者国家集团,而在现阶段,亦即美国及其在亚洲的主要盟国日本。
所以,俄、中联合军演以及西方国家的反制行动仍将持续下去,尽管强度、频率的大小可能随机变化。今后以俄、中爲一方而以西方国家爲另一方在亚太地区进行的国际战略博弈,是否会变成双方壁垒分明的军事对峙,既取决于俄、中两国制定的国际大战略以及实施此等大战略所遵循的途径,也受制于西方国家在东北亚地区对俄、中两国采取的挤压行动的力度和持久性,更决定于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在世界其他地区是否会爆发足以对现存国际政治格局提出挑战的重大事态。
亚太国际战略博弈将持续
总体说来,未来在亚太地区的国际战略博弈仍然将持续进行,双方投入的资源和力度还将加大,甚至还会显露出冷战时代的某些迹象。最终发展趋势如何,端视双方最高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以及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而决定之。
至于这场战略博弈的国际效应,则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俄、中两国刚结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以东海域举行的大型海上军演,就紧锣密鼓地举行“和平使命-2013”陆上军演。尽管陆上军演打着“反恐”的旗号,却远远超过打击恐怖分子所需的规模,对观察家而言,这层含义是彰明较著的。这就给美国、日本发出了警告:倘若西方国家继续加大针对俄、中两国的挤压行动,则这两国出于自保的目的,或许抱团取暖,将扩展军事合作提上议事日程。如此,俄、中两国进一步则确保后院宁静安全,以利于加强同美国角逐全球影响力的力度,退一步则可以确保这两国在与西方国家军事对峙时,摆脱两线挤压的尴尬局面。
其二,俄、中两国加强防务合作,哪怕仅表示象征意义,由于未来动向必然十分惹人注目,就将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近年以来,美国初则强调“重返亚洲”,继则解释说仅是力量“再平衡”在亚太地区的体现而已,实际上,美国注意力尤其是军事力量已经聚焦于亚太地区了。如今俄、中加强防务合作,毕竟也起到了再次给予平衡的战略作用。这就有可能在亚太地区把紧张局势重新缓和下来,促使相关各方采取比较节制的政策。换言之,俄、中两国加大合作的力度,或许在东北亚起着一个平衡器的作用。
其三,当前俄、中双边贸易扩大,领导人会晤频繁,标志着两国迈向全面的战略伙伴关系。过去两国关系纯属经济性质,如今却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军事色彩。当然,迄今俄、中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仅属于战术范畴,离开战略层面还有很大的距离。
何况,莫斯科和北京从改善各自与美国的关系所能获得的益处,大大超过加强与对方的关系所能获得的益处。要说双边军事合作,仅是协调行动罢了,要说缔结军事同盟,双方连这样的意愿都没有向对方表达过,所以根本不可能形成军事同盟。过度评价俄、中军事合作的含义,不惟不理智,而且违背了莫斯科、北京领导人自身的意愿。
然而,尽管俄、中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仅属于战术范畴,俄、中两国加大政治、经济乃至国际舞台上的合作的纵深处的含义,却具有战略性质。基此,未来动向自然发人深省。面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俄、中关系,西方国家何去何从,令人不禁遐思联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