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传媒】中马携手打造世界生态产业新标杆,联合国生态品牌基地落户马来西亚太平市,细胞医学引领健康革命新时代

世界华文媒体聚焦香世堂:高氏沉香,让香气飘向全球

世界华文媒体聚焦:茂名市树上宝沉香的产业征程

全球华媒聚焦钊林鑫沉香:引领沉香产业创新力量

海外华文媒体聚焦香滔滔沉香:探寻沉香产业的蓬勃力量

韩国记者探寻中国汉台酒:揭秘汉台酒文化情结背后的故事

吴敬琏:钱荒为预警信号 需警惕系统性危机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吴敬琏:钱荒为预警信号 需警惕系统性危机

中新社北京9月14日电 知名经济学家吴敬琏14日在北京表示,目前中国经济过高的杠杆率和负债率潜藏风险,一旦金融系统受到外部冲击,容易发生系统性的危机。他指出,6月以来席卷中国金融体系的“钱荒”现象就是一个预警信号。

酝酿出台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前夕,吴敬琏等多位专家把脉中国经济。

吴敬琏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过程中,需解决两大关键问题,一是政府仍然掌握太多资源配置的权力,市场的作用无从发挥;二是经济增长仍然被当做实现政绩的重要指标。

他认为,各级政府扮演了市场的角色,拥有决定当地产业布局、技术水平的权力。在地方官员追求政绩的驱动下,利用土地等资源贷款投资的冲动难抑,不断推高中国经济负债率和杠杆率。

在吴敬琏看来,这样寅吃卯粮的状况埋下隐患,一旦受到外部冲击,容易演化成次贷危机似的系统性危机,“前段时间发生的钱荒现象就是一个预警信号”。

吴敬琏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早已不是个新问题,但由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多年未解。而即将开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或能为解决这些体制障碍提出系统性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韦森赞同吴敬琏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点。他表示,如果增长方式不能通过改革进行转变,中国经济或将失速甚至进入萧条期。

针对体制阻碍,韦森认为,现在改革的核心在于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其关键又在于财政体制的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平在读书会上指出,作为较晚实现工业化的后发国家,中国的政府干预实际上在30多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目前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背景下,同样的手段逐渐失效。

在投资回报率节节下滑,服务业配置大量资源反而拉低劳动生产率的背景下,体制改革极为重要。但张平直言,由于涉及一系列规则和体制的改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难度将超乎想象。

上一篇:周小川《求是》刊文:支持民资设立民营银行
下一篇:李稻葵:中国金融业对不起百姓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