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级下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自12%以上,下滑至目前的7.7%-7.8%的水平。
对于增速下行的原因,研究人士有多种解释,主流意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骤然收缩,中国商品出口受阻,其它原因包括,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强,原来大投入、粗放式的增长模式受到制约;中国劳动人口也正经历拐点,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政府官员则提出,其中也有政府宏观调控,不再单纯追求增长速度的因素。
中国增长步入下一个台阶的原因何在?政府行为该作何调整?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斌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根本原因是经济活动的重心不再向工业部门集中,使得要素参与率和要素生产率双双下降。政府在短期内需要通过适当的刺激政策,平衡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而在长期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最直观的原因是净出口贡献下降,而进一步的观察发现,危机之后,工业品占比在最终使用品结构、中间投入品结构和产业增加值结构中,均由原来的上升转为下降趋势。
决定经济增速的三个变量——要素禀赋、要素参与率和要素生产率中,要素禀赋没有发生突变,主要是要素参与率和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国工业部门80%是开放的高度市场化竞争部门,服务业50%是市场化部门。危机后工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市场的不完善程度提高,要素参与率下降。
同时,工业部门由于技术进步外溢效应明显、存在规模优势和融资优势等原因,要素生产率提高速度快于服务部门,服务业占比上升后,要素生产率便会下降。
当外国消费者对中国工业品需求降低,国内由于市场机制缺陷无法进行有效生产时,要素的参与率和生产率便会下降,经济增速也就下降了。
对此,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面临两难选择:经济刺激措施有利于提高要素参与率,但政府行为会造成低效率投资,并埋下金融危机隐患;不刺激则短期内经济增速会显著下降,会面临来自劳动力市场和产能过剩的压力。
在短期内,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刺激政策,平衡好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适当的刺激政策应能够同时满足:第一,有效提高需求水平,特别是增加就业机会;第二,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第三,尽可能减少挤出效应。比如可以进行城中村改造、老旧房屋的节能环保改造、地下网管建设改造等老百姓迫切需要的改善民生的投资。
长期来看,通过政府职能改革最终完善市场机制是唯一的出路。适当的政府职能改革应该同时满足:第一,有效降低由于管制带来的效率损失;第二,不会带来大面积的政治和经济秩序真空;第三,不会显著降低宏观当局对抗内外各种冲击的政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