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11月5日发布《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由于通胀压力以及经济降刚刚和去产能过程,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稳中偏紧。
评论:
1.下一阶段政策的重点放在“调结构、促改革、推动转型升级”上;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变,“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我们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稳中偏紧”,从央行的表述来看,对未来经济的判断较二季度的论述乐观,而通胀向上“四季度CPI同比涨幅可能上行、物价上行压力存在”,强调“经济可能将在较长时期内经历一个降杠杆和去产能的过程”;货币总量难以放松和流动性加强监管“结构性问题影响了总量政策发挥效果”、“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以及外围“随着美国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长期利率可能上升”,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有限,而态度审慎。
2.在央行的下一阶段政策思路中,大体论述与二季度一致,增加的部分并不多。
主要包括加强流动性总闸门的调节作用;金融改革中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建立长效融资机制,这两方面均有望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相关措施。此外,强调落实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凸显央行在金融宏观监管和宏观调控领域的决策地位。
3.设立专题讨论“同业业务”,该业务易受季节性因素、外汇流入以及监管政策的影响,导致M2的波动性上升;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M2贡献度甚至仅次于与人民币贷款。虽然同业业务成为金融机构创新的重要渠道,但是其隐含的问题较多,未来会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监管、改进金融宏观调控框架和流动性管理机制。
预期未来将对同业业务出台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加大拨备计提,防范风险,M2增速预计会进一步下滑,对于流动性的影响为负面。
4.三季度末,常备借贷便利(SLF)余额3860亿元,比二季度末下降300亿元。三季度随着外汇流入量增加,常备借贷便利“有序减量操作”,结合央票锁长放短,公开市场小幅货币净投放或回笼来调节流动性,反映出央行对流动性的实际操作还是偏紧的。
5.9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小幅上升至7.05%,执行下浮、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下降1.85和1.21个百分点,企业三季度融资成本增加,反映出经济企稳回升推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依然在高位,为2.1%,与6月末持平,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充裕的,然而资金面依然偏紧,反映出在央行流动性操作偏紧的政策指引下,投资者对未来流动性的担忧。
6.就业问题关乎政府对于经济下滑的容忍度。三季度求人倍率为1.08,较二季度和去年同期改善,也就是说政府对于经济下滑的容忍度在上升。不过西部地区市场供求人数下降幅度较大,这一点需要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