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而自邓小平南方讲话之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企业数量已经接近全国总数的80%,创造了全国一半的税收,提供了全国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经济总量占据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快速成长的我国民营经济,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至世界第二,作为经济增长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民营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民营经济不仅在利税、就业等方面为国家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社会责任的承担等方面也愈发显现出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支柱力量。
但毋庸讳言,民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制约的瓶颈,民营经济的地位与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存在着巨大反差。本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与科学的结论。
报告中提到的体制机制的弊端,尤以垄断为甚。要使市场真正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就不能不坚决破除垄断。
市场是交换,而交换要靠规则,而规则必需公平,垄断在市场中蛮横霸道,不讲规则,破坏公平,实践已经表明,“垄断带来了三个危害:一是垄断的高价,因为垄断企业能够制定垄断高价。二是垄断的低价,因为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来使用、占有稀缺资源,包括土地、采矿权和资金等。三是阻止别人进入,使民营企业不能进入到某些领域而带来的供给减少。”(注1)
据有关研究,“有非常确凿的证据,垄断行业存在着国企管理层与行政部门官员互换的现象。这种互换是一个制度性的缺陷。企业高管通过进入行政部门获得政策,而行政官员进入企业任职获得收益。”(注2)
“垄断国企因其拥有的政治资源,会更加强化其利益的刚性,利用行政性垄断权进一步盘剥社会上的其它利益集团,如提高垄断价格,更严厉地排斥其它利益集团进入它们的‘领地’,导致经济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不同人群之间的紧张与对立,甚至会导致社会动荡。”(注3)
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规则、不公平的市场会有生命力,垄断挤压破坏甚至摧残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创造和发展的机会,是公平和正义。不仅如此,如同我们不断看到的那样,在一些垄断领域内,不断发生的贪腐案件和无人负责的惨烈事故,不断证明了还垄断滋生大量的腐败,滋生了内耗,滋生了犯罪……,垄断不仅破坏市场,盘剥民众,一些大案要案的不断发生,无人监督的贪腐官员不断落马,实际上也在毁灭垄断者自身,垄断还在文化精神领域里起到了破坏我们民族文化中和谐公平的价值观的恶劣作用。国企的弊端,垄断的弊端,已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铁的事实已经证明,民营经济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绝不仅仅是什麽拾遗补缺,与那些可以随意从国有银行获得巨额资金、继而依靠垄断来经营发展、很少甚至不予自己名义上的主人以回报、也难得承担社会责任,最后却可能留下一笔烂账的国有企业相比,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强调的“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楚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彰显出极为重要的意义。报告中指出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应该说已经点明了问题的要害。
实际上,所有可以盈利的领域都应该向民营经济开放!而国家应该进入的恰恰是无利可图的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政府应该坚决退出那些与民争利的行业,这才回到了国家的本位。未来的民营经济不仅在工业生产等领域内继续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也应该有个大的发展,以满足人民越来越紧迫的需要。
中国未来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否与民营经济是否能真正获得平等保护、平等竞争、公平准入以及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能否获得更好的条件,关系极其重大。影响将会非常深远。“改革国企和打破垄断到现在已不是可以缓行的改革,而是迫在眉睫;也不只是涉及几家企业或几个产业的改革,而是关系到宏观全局,以至中国经济前景的关键性举措。”(注4)
既然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那市场是什么?一个逻辑就是市场是交换,而交换要靠规则,而规则必需公平,而公平的规则需要法治社会的保护,显然,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