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文/李海平
没有计划,突然想去东窑沟看一看,那就说走就走。
东窑沟村位于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镇,东距涿鹿县城20公里,地处桑干河畔,西邻宣化县。全村面积3000亩,是仅有4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
驱车从下花园出发,一路向南,宽阔的马路畅通无阻,岔路进入吴家沟方向,路开始变窄,只有一辆车的宽度。弯路很多,像一条巨蛇盘踞在土地上。如果对面来车,一方须停靠边上礼让对方,方可通过。好在车很少,一路上边行边看,看桑干河潺潺的流水,看山雀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到也蛮有几分惬意。
东窑沟村家家户户都会制陶,制陶历史已有上千年。据县志记载,汉代上谷郡太守景丹为在本郡建窑制陶,亲率部下出寻,发现此地土质粘润筋骨,便命人驻扎,建窑烧陶,遂成村落。从此东窑沟以制陶而繁盛,因制陶而名声远播。
村口有一家博物馆,是村民侯师傅的院落。祖辈都喜欢收藏。他利用家里的空房作为收藏室。各式缸瓦罐和壶等陈列柜里,也有地上摆放着,因年代久远,有的残缺不全,有的颜色暗沉,仿佛各自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侯师傅更擅长陶艺,是东窑沟陶艺十八代传人。和他聊天,那话匣子像开了水闸。从练泥、拉胚、修胚、晒胚、刻花、施釉、烧窑到彩绘,哪一道工序都有诀窍。要想烧制一件完美的陶器,选取的泥土里需富含丰富的金属元素,汲取泉水和泥,需晾晒半年以上的木材添火,温度要掌控好,这样烧制的陶器才算是水木金火土的完美融合。我问他哪个环节更让他心动,他说:泥随手型,手随泥走的感觉更让他陶醉,各式造型瞬间形成,有一种视觉和灵魂的冲击感。看他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他对陶艺很痴迷,满足写在脸上,厚重沉在心里。
往村里走,远远看见白色的墙上画着大大小小的罐和瓶,黑棕色的,对比强烈,一看就是专门为旅游者打造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渐行渐近村里的古老一条街。说是街,其实就是一条小巷。我有点期待也有些许激动,到底这条古街会带给我怎样的触动呢?
还未走进古街,那传统的陶艺气息就深深地吸引着我。碎石铺成的青石路,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房梁、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缸,仿佛远古的编钟,敲打出青铜特有的质感和韵律。我脚下的步伐也跟着有节奏起来。
古街中,有一处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大院。正房五间,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房檐猫头瓦至今保持完好。古时候有钱人家都设“巽子门”,门楼高大,砖雕精美。梅花鹿、喜鹊登枝寓意“福禄寿喜”。 门前一深色隐壁,门外是照壁花墙,印着岁月的沧桑,也透着古色古香。
在大院对面不远处,是一家“石猴铺”,进店铺需要走侧门,过露台,才能进去。侧门没有门板,只用石头砌成,雕有花纹。店铺房檐两侧刻有蝙蝠、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墙体灰砖,两侧墙腰分别刻有宝剑、团扇、横笛、鱼鼓、葫芦、莲花、花笼、阴阳板,称暗八仙,既有吉祥寓意,也能代表万能的仙术。在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当年店铺一定很兴隆,老板一定又通生意经,又满腹经纶吧。
游古街,想象当年定是有不少艺人来学习交流,据传,当时东窑沟家家制陶,手工作坊达一百多家,运送产品的骡马数千匹。运输车马日夜不停,各行业都因制陶而繁盛。
我又迫不及待去看古窑。古窑也叫“馒头窑”,因外形像馒头而得名。馒头窑不大,半径1.5米左右,窑墙很厚,烟囱由窑墙后体伸出。村民把捏好的半成品放入古窑里,点火烧制,由于墙体厚,升温慢冷却慢,降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同时瓷器的浑厚凝重也凸显出来。
古窑小,烧制的瓷器数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半机械化、机械化逐渐替代手工作坊,成立了现代化的陶瓷厂。主要生产牛栏山二锅头陶瓷酒瓶。
陶瓷厂员工大概300人,厂房很大,一走进车间,满架子都是酒瓶,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幸运的是,我去的时候还没开炉,几个工人正作开炉前检查。我可以进到炉内,炉大概一米宽,高1米7左右,长几十米,分加热区和冷却区。炉内很黑,我拿着手电,一边小心翼翼地向前,一边想象着陶器在炉内的变化。陶器完美与否在此就要见分晓了。
漫步东窑沟,收获颇多,唯一遗憾的是,我没能过一把拉胚瘾,没能亲自体验泥在手中的变化。
我还会来,我相信,东窑沟制陶技艺会世代传承,2013年8月,东窑沟制陶技艺被涿鹿县文广新局列为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没有计划,突然想去东窑沟看一看,那就说走就走。
东窑沟村位于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镇,东距涿鹿县城20公里,地处桑干河畔,西邻宣化县。全村面积3000亩,是仅有4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
驱车从下花园出发,一路向南,宽阔的马路畅通无阻,岔路进入吴家沟方向,路开始变窄,只有一辆车的宽度。弯路很多,像一条巨蛇盘踞在土地上。如果对面来车,一方须停靠边上礼让对方,方可通过。好在车很少,一路上边行边看,看桑干河潺潺的流水,看山雀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到也蛮有几分惬意。
东窑沟村家家户户都会制陶,制陶历史已有上千年。据县志记载,汉代上谷郡太守景丹为在本郡建窑制陶,亲率部下出寻,发现此地土质粘润筋骨,便命人驻扎,建窑烧陶,遂成村落。从此东窑沟以制陶而繁盛,因制陶而名声远播。
村口有一家博物馆,是村民侯师傅的院落。祖辈都喜欢收藏。他利用家里的空房作为收藏室。各式缸瓦罐和壶等陈列柜里,也有地上摆放着,因年代久远,有的残缺不全,有的颜色暗沉,仿佛各自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侯师傅更擅长陶艺,是东窑沟陶艺十八代传人。和他聊天,那话匣子像开了水闸。从练泥、拉胚、修胚、晒胚、刻花、施釉、烧窑到彩绘,哪一道工序都有诀窍。要想烧制一件完美的陶器,选取的泥土里需富含丰富的金属元素,汲取泉水和泥,需晾晒半年以上的木材添火,温度要掌控好,这样烧制的陶器才算是水木金火土的完美融合。我问他哪个环节更让他心动,他说:泥随手型,手随泥走的感觉更让他陶醉,各式造型瞬间形成,有一种视觉和灵魂的冲击感。看他说话的样子,就知道他对陶艺很痴迷,满足写在脸上,厚重沉在心里。
往村里走,远远看见白色的墙上画着大大小小的罐和瓶,黑棕色的,对比强烈,一看就是专门为旅游者打造的一道风景线。我们渐行渐近村里的古老一条街。说是街,其实就是一条小巷。我有点期待也有些许激动,到底这条古街会带给我怎样的触动呢?
还未走进古街,那传统的陶艺气息就深深地吸引着我。碎石铺成的青石路,用黄土、石头和瓷器碎片堆砌成的房梁、院墙、台阶,和由泥土打成的土房。家家户户门口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缸,仿佛远古的编钟,敲打出青铜特有的质感和韵律。我脚下的步伐也跟着有节奏起来。
古街中,有一处现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大院。正房五间,坐北朝南。青砖灰瓦,房檐猫头瓦至今保持完好。古时候有钱人家都设“巽子门”,门楼高大,砖雕精美。梅花鹿、喜鹊登枝寓意“福禄寿喜”。 门前一深色隐壁,门外是照壁花墙,印着岁月的沧桑,也透着古色古香。
在大院对面不远处,是一家“石猴铺”,进店铺需要走侧门,过露台,才能进去。侧门没有门板,只用石头砌成,雕有花纹。店铺房檐两侧刻有蝙蝠、葡萄,寓意多子多福。墙体灰砖,两侧墙腰分别刻有宝剑、团扇、横笛、鱼鼓、葫芦、莲花、花笼、阴阳板,称暗八仙,既有吉祥寓意,也能代表万能的仙术。在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说法。当年店铺一定很兴隆,老板一定又通生意经,又满腹经纶吧。
游古街,想象当年定是有不少艺人来学习交流,据传,当时东窑沟家家制陶,手工作坊达一百多家,运送产品的骡马数千匹。运输车马日夜不停,各行业都因制陶而繁盛。
我又迫不及待去看古窑。古窑也叫“馒头窑”,因外形像馒头而得名。馒头窑不大,半径1.5米左右,窑墙很厚,烟囱由窑墙后体伸出。村民把捏好的半成品放入古窑里,点火烧制,由于墙体厚,升温慢冷却慢,降低了瓷器的半透明度,同时瓷器的浑厚凝重也凸显出来。
古窑小,烧制的瓷器数量少,随着社会的发展,半机械化、机械化逐渐替代手工作坊,成立了现代化的陶瓷厂。主要生产牛栏山二锅头陶瓷酒瓶。
陶瓷厂员工大概300人,厂房很大,一走进车间,满架子都是酒瓶,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幸运的是,我去的时候还没开炉,几个工人正作开炉前检查。我可以进到炉内,炉大概一米宽,高1米7左右,长几十米,分加热区和冷却区。炉内很黑,我拿着手电,一边小心翼翼地向前,一边想象着陶器在炉内的变化。陶器完美与否在此就要见分晓了。
漫步东窑沟,收获颇多,唯一遗憾的是,我没能过一把拉胚瘾,没能亲自体验泥在手中的变化。
我还会来,我相信,东窑沟制陶技艺会世代传承,2013年8月,东窑沟制陶技艺被涿鹿县文广新局列为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