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新华报讯(记者:张伟光)2017年12月2-3日,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1941年创作的著名诗篇《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回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菊隐剧场的舞台上。这是喀秋莎沙龙俱乐部创始人胡秀娟作为出品人、制作人联袂中国著名翻译家、剧作家童道明老师及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青年导演马笑老师为首都观众献上的一场视听盛宴 -- 俄罗斯史诗剧《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
演出现场 张燕辉摄
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外交部欧亚司前司长,原驻俄罗斯使馆公使衔参赞、驻乌克兰、波兰、哈萨克斯坦大使周晓沛观看演出并致辞,中国戏剧教育家、话剧导演艺术家、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先生,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梦秋,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副会长、央视俄语频道主持人唐海平,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海淀侨联主席石岳,北京俄罗斯文化中心一行5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副所长、研究员吴晓都以及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王绍军、戏文系书记邹德旺、导演系副主任王永庆、北京市演出公司董事长张海君等出席本次活动并与现场100多名观众共同观看了演出。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环球网、央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俄头条、香港卫视、俄罗斯报、香港评报、中俄资讯网等媒体记者在演出结束后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演出现场
这部剧以1941年6月22日开始至1945年5月8日结束的苏联反法西斯战争为历史背景,由《卓娅》、《青年近卫军》、《西蒙诺夫》、《饥饿与寒冷》以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共五幕组成。剧中运用叙述、朗诵、歌唱、表演四种表现形式再现了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的精神面貌,歌颂了人性之美、捍卫世界和平之美。
演出现场
该剧的出品人、制作人兼执行导演、喀秋莎沙龙俱乐部创始人胡秀娟女士说:“我们这个剧的特色之一是现场伴唱,用俄语演唱俄罗斯歌曲,用俄语朗诵俄罗斯诗歌。在原汁原味的状态下去还原俄罗斯的艺术和文化,真正把观众带到俄罗斯环境和情绪中去。”
史诗剧《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出品人、制作人、执行导演兼主演胡秀娟 盛晶晶 摄
记者采访史诗剧《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编剧 童道明先生
童老师说:“当我1955年高中毕业时候,进入到俄语学院,我拿到一本俄汉对照的诗歌集,其中印象最深的一首诗歌就是西蒙诺夫的《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因此,我想把这首诗当成是这个戏的最重要的一条线。我非常高兴喀秋莎沙龙俱乐部能够排演这样一部史诗剧,他们中的许多成员都在俄罗斯学习和生活过,像我一样对俄罗斯文化有那样一种深厚的感情,虽然他们是非专业演员,每周只能排练一次,但我相信他们的情怀一定会带给观众另外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同时,我为他们能够找到这样一位优秀、热情的导演感到欣慰,导演投入了自己的热情和智慧,所以我相信,在这样一种拼搏的精神和特殊的情怀中,有了导演的引领和指导,一定会让这个戏增色不少。”
记者在现场采访史诗剧《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导演 马笑
值得一提的是,参演这部戏的大部分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他们中间有曾经留苏学长、有学生,有戏剧爱好者,也有普通的上班族和退休人员。对此,本剧的导演、中国戏曲学院教师马笑深有感触:“我们因戏剧结缘,因情怀结缘,因和平结缘。因为工作和学习的原因,我们只能每周日用3-4个小时的时间排练。大家今天看到的演出就是我们用八次排练时间创作出来的。通过排演童道明老师的剧本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化的热爱。”
马笑老师还说,他们打算在这次演出之后集体去俄罗斯寻根,去亲手摸一摸白桦林,去剧本里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为的是要给这部戏的第二轮排演打下基础。
记者采访 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先生
中国戏剧教育家,中央戏剧学院名誉院长徐晓钟在观看完演出之后,对这部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非常感谢童道明老师用一首诗《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把俄罗斯文学名著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内涵深刻、艺术形式富有诗意的史诗性作品。今天的演出把我们以往的一些记忆又一次集中起来,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俄罗斯人民为了生存,为了消灭法西斯做出的伟大贡献,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母亲的爱,对祖国的爱。
记者采访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海淀区侨联主席石岳女士
在观众席中还有始终支持喀秋莎沙龙俱乐部排演这部史诗剧的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海淀区侨联主席石岳女士。她表示:“今天真的非常感动。因为这些非专业的演员为我们呈现了这么专业的视听享受。童道明老师说的好,做事只要有激情,带着情怀就有力量。文学和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认为海归、华侨可以作为文化交流的民间大使,他们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这也就是我们侨联为什么要给予他们大力支持的原因。”
周晓沛大使在现场讲到,这场剧目令人震撼,触动了他22年前在克里姆林宫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100周年的那段难忘回忆。编剧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诠释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神圣战争,歌颂了苏联人民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我们今天缅怀残酷的过去是为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同时也是为了期待更加幸福的美好未来。”他说。
正像本剧制作人胡秀娟女士说的,所有演职人员在时间紧且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部史诗剧的创作,这不仅仅在于他们的俄罗斯情怀,更重要的是在于他们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国与俄罗斯和前苏联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促进的大背景中去。
剧组全体合影
编辑: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