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人民日报记者 丁怡婷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储能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达4579万千瓦,居世界首位,多项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初步预计,到2023年底,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将超过5000万千瓦。
在新型储能方面,与10年前相比,中国储能用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一倍以上,多种关键材料实现国产化;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迅速,飞轮储能突破了大容量飞轮及高速电机关键技术,钠离子电池也崭露头角。随着能源转型不断加快,预计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
中国储能产业规模发展和技术进步推动储能技术应用成本稳步下降。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陈海生介绍,过去10年,中国新型储能成本平均每年下降10%至15%。其中,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成本快速下降,逐步向抽水蓄能接近。
白天屋顶光伏发电,晚上储能电池吸收低谷电,在用电高峰时“反哺”给厂区——在江苏海基新能源公司,这套光储一体化系统每年能为厂区省下不少成本。“无锡的工业低谷电价每千瓦时只有0.28元左右,而高峰电价每千瓦时为1.15元左右,储能利用这样的峰谷价差,每年能为海基新能源节省五六十万元电费。”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李向超算了笔账。
这只是储能多种应用场景之一。通过与电力系统源、网、荷等各环节融合发展,储能有助于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
在电源侧,储能可以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容量支撑能力,助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基地外送,提升常规电源调节能力;在电网侧,储能可以提供调峰、调频等多种服务,提升系统抵御突发事件和故障后恢复能力,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同时还能增强电网薄弱区域供电保障能力;在用户侧,储能可以用于分布式供能系统,提高用能质量、降低用能成本,同时通过用户侧储能以及充换电设施、智慧用电设施等,提升用户灵活调节能力。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中,电网侧新增装机规模最大,占比约47%;此外,电源侧占比45%、用户侧占比8%。目前来看,中国华北、西北区域以新能源配储能为主,华东区域新能源配储能、电网侧储能与用户侧储能应用分布较为均衡,南方区域以火电厂配储能为主。
目前,加快推动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根据《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到2025年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数量将超过200个,已建和在建规模将跃升至亿千瓦级,预计到2025年中国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将达到6200万千瓦,这相当于近3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新型储能方面,中国国家能源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增长50%以上。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规划,到2030年,新型储能将全面市场化发展。
2022年12月15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一企业厂房屋顶,国网金华金东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 胡肖飞/人民图片
2022年5月26日,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常州市投产。 夏晨希/人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