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餘位海外華文媒體主要負責人參訪山西臨汾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和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圖為參訪團在黃河邊大合影。
●參訪團成員在洪洞大槐樹下尋找有沒有自己的姓。
●年輕記者穿花棉襖騎小毛驢,化身黃河岸邊的「小媳婦兒」
●廣勝寺以寺內壁畫等圖案製作的文創產品,受到參訪團成員喜愛,紛紛解囊購買。
12月16日,40餘位海外華文媒體主要負責人參訪山西臨汾黃河壺口瀑布景區和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一天行程讓參訪團成員們對華夏「魂」與華夏「根」有了深刻感悟。黃河作為中國母親河,素被稱為「華夏之魂」,在奔騰壯闊的壺口瀑布前,團員們直呼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和民族脊樑。在洪洞大槐樹下,大家聆聽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範圍最廣的官方移民歷史,尋找自己的姓氏出處,團員們真切感受到中華民族同根同源的精神內涵與文化認同。●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奇霖 山西報道
當天,參訪團來到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景區,這裏出現今冬首次流凌(在河流封凍前河水和冰塊一起流動的自然景象),散落的流凌順流而下,宛若一朵朵白色的花瓣落在河面上,與岸邊的冰掛美景相映成趣。令人驚喜的是,流凌冰掛彩虹景觀同時出現,參訪團興奮不已,拍照打卡,合影留念,觀看表演,年輕記者還穿上花棉襖騎上小毛驢,化身黃河岸邊的「小媳婦兒」。
觀黃河磅礴之水 感「民族脊樑」之基因
九曲黃河,壺口段水勢磅礡最為震撼,最能體現中華民族之魂。「人未近,先聞聲。水勢如雷,陣陣轟鳴,晴天時彩虹半懸,讓人驚嘆。在這個信息碎片化的時代,所有的景色都能在網絡世界呈現,但當我真正看到黃河壺口瀑布,仍有熱淚盈眶的感覺,我想,這是華夏兒女心中的認同感和文化自信,是我們的靈魂所在。」新加坡新馬傳媒的年輕記者周芷焓說,「多少個震撼都無法表達我的心情,我們新馬傳媒願意做橋樑,鏈接內外,將更多的臨汾故事、山西歷史、中國文化講給海外聽。」
菲律賓華商縱橫傳媒社長黃棟星慨嘆:「黃河之水奔騰壯闊,山西深蘊着中華文化的精粹,短短的兩三天參觀,我強烈地感受到『民族脊樑』的基因,為山西、為臨汾點讚。」
聽大槐樹歷史 尋「祭祖」儀式感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一曲民謠,記錄了600年前的明朝大移民,也賦予了山西臨汾「華人老家」的根祖情結。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位於山西省洪洞縣,是全國唯一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民祭聖地。
「元末明初,洪洞大槐樹下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範圍最廣的官方移民,如今的大槐樹移民子孫繁衍遍布中國各地,並輾轉遷徙海外,所以臨汾被世界華人當成『家』,稱為『祖』,看作『根』。在『根』的引領下,每年有數以萬計的華人踏上歸途,尋找的不僅是地理上的坐標,更是由血脈相連、文化傳承所賦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講解員一番話引得參訪團成員頻頻點頭。大家聆聽歷史,尋找記憶中關於「祭祖」的儀式感,也探問自己的姓氏來源。
澳大利亞財視澳洲社長詹金龍說:「在大槐樹下,我感受到了移民文化和家庭觀念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位置,這裏是許多華人尋根問祖的精神家園。」
用相機記錄 將文化傳播海外
「這裏不僅是尋『根』的地方,更是一個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韓國中外通訊社副總編孫文明說,夜遊大槐樹也是一次難忘的心靈之旅,「它不僅讓我找到了自己的『根』,更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我會用手中的相機記錄這一切,把它傳播到國外,讓身邊更多在外的華人和外國友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文匯報副總編輯王國辰更是吟詩一首引眾人感慨萬千。「萬里同風走無涯,足落洪洞始到家。五百年前同根脈,千古槐下共錦華。有緣歡聚一杯酒,無語凝眸漫天霞。明朝踏歌送君去,且待春回擷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