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写春秋 光影耀中国

枣庄峄城:文化惠民年味浓

武夷山关帝精神与朱子文化再续华章

中国电视-《寻找国宝传颂人——中国国宝大会第四季》:综述

ESTV正式向全球电子竞技产业的先锋GEF传达合作信息

中国电视-《美美与共·和美之歌》:解锁中外交融新趋势

多方位多角度感受江门生态之美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今年已吸引超90万人次参观

弘扬侨乡文化 助力“侨都赋能”

博物馆固定陈列“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恢宏大气、节奏清晰、色彩鲜明,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都,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是对外展示江门“侨文化”的生动窗口,也是江门市“侨都赋能”工程及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重要载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门市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江门市首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广东为数不多的15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侨博馆自2023年初开放以来,受到市民游客热烈欢迎,并随着良好口碑的传播,观众数量快速增长。

记者近日从江门市博物馆了解到,2024年以来,侨博馆共接待观众超90万人次,为弘扬江门侨乡历史文化,助力“侨都赋能”工程起到积极作用。

实现华侨主题陈列的创新与突破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赋予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使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博馆升级改造,聚焦“根、魂、梦”这一主线,高水平建设侨博馆。

2023年初,侨博馆揭开神秘面纱。

这座目前国内最大、以最新学术视角解读华侨历史的主题展览馆,其固定陈列“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由九个部分组成,展陈方案遵循“华侨世界、世界华侨”的定位,在设计布展中着墨于突出江门华侨文化的“世界性”。

“侨博馆在展厅设计、陈列逻辑以及展览的艺术表现、科技介入、观众互动等环节上均有一定程度的创新与突破,通过文字叙述、形象叙事、景观叙事,将博物馆展厅、展品、观众有机组合在一起。”江门市博物馆馆长高东辉表示。

2024年,该历史陈列获得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二十一届(2023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优胜奖。这是江门市博物馆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展览最高奖项。

加强华侨文物保护研究展示

走进侨博馆,珍贵文物和展板资料,真实记述了爱国华侨郑潮炯“卖子抗敌”的故事。这些馆藏史料,不少是郑潮炯之子郑社心先生10多年来陆续捐赠,“希望家乡、祖(籍)国的年轻一代能够通过这些史料,学到‘有国才有家’的含义”。

这样的华侨文物和珍贵史料,在侨博馆有很多。

目前,侨博馆收藏华侨实物4万多件(套),包括五邑银信(侨批)、华侨护照等馆藏精品,让观众置身其中,仿佛在翻阅一部历史书。“侨博馆建成开放后,我们更加注重加强华侨文物保护研究展示,着力构筑侨文化重要传播平台。”江门市博物馆副馆长张一知表示。

2024年以来,在海外侨胞和各界社会力量的支持下,侨博馆华侨文物“大家庭”加入了不少“新成员”。

例如,1月,“Dean Lung”曾外孙黄畅泉伉俪来到侨博馆参观,慷慨捐赠珍贵资料,让更多人了解“Dean Lung”就是马万昌、了解马万昌为世界汉学研究作出的贡献;9月,夏威夷五邑海外联谊会秘书长梁迎雄捐赠文物,包括一份1850年10月5日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剪报和一枚美国南太平洋铁路退休纪念别针;11月,陈垣外孙女赵汝谦捐赠了六封珍贵的陈垣亲笔手写家书和一些照片,等等。

助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侨博馆既是阐释华侨历史的综合舞台,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提供了有力支持。

两年来,不少侨胞陆续回到家乡江门,第一时间奔赴侨博馆,从中找到情感的共鸣。张奕是一名“80后”,在美国洛杉矶从事教育工作,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他说,侨博馆是一个很好的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集中展示了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增强了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的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

据统计,侨博馆2024年已接待观众超90万人次。尤其是国庆节期间,接待观众数量约5.7万人次,其中日最高峰达到约8800人次,这也是开馆以来的日接待最高峰。从中可以看出,侨博馆的口碑与社会影响力正在快速建立。

乘势“三通道”历史机遇,必将有更多外地游客走进侨博馆,深入了解江门这座城市。

高东辉表示,接下来将积极融入“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发挥侨博馆国家一级馆品牌效应,提升服务,引流客源。同时聚焦“侨都赋能”“港澳融合”工程,通过文化引领、文化寻根、文化惠侨,在团结凝聚侨心侨力、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回乡寻根问祖等方面发挥“国字号”文化交流基地作用,助推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建设。(文/图 黎禹君)

2024中国侨都(江门)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正式启动

多方位多角度感受江门生态之美

小鸟天堂。郭永乐 摄。

2024年12月26日下午,在黄茅海跨海通道旁的台山市赤溪镇,由江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4中国侨都(江门)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正式启动,广大网民可通过南方+、广东发布等主流媒体和视频号,多方位、多角度感受江门生态之美。

2021年起,江门市委宣传部每年举办中国侨都(江门)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活动,反响十分热烈。延续并办好第四届小鸟天堂观鸟生态节,是江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江门进一步对外讲好侨乡生态故事,展示“十张城市文化名片”的重要窗口。

飞越黄茅海 人鸟共和谐

从珠海金湾出发,经由刚刚开通的黄茅海跨海通道驶向江门台山,在接近台山市赤溪镇时,随处可见成群鹭鸟在大桥上方飞过。它们栖息在沿海的滩涂上,蹁跹、嬉戏,与雄伟壮观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共存共生。

“我们能看到鸟类约有20种,其中白鹭、米鸡、麻雀、鹩哥最为常见。”驻赤溪镇护岭村第一书记余敬华说,“群居的白鹭,经常成群结队地在周边觅食,在天空盘旋飞翔,在稻田踱步漫游,埋头进食或驻足远望,与劳作的农户,绘制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农耕画卷。”

护岭村向来重视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在立村之初,护岭村村民就在护岭公园持续栽种榕树,历经百年的悉心呵护,至今已有63棵近百年树龄的大榕树。近年来,护岭村党总支通过完善积分制、广泛开展党群活动、构建绿化巡护体系,进一步激发村民争做古树保护的践行者、共建绿荫的参与者,为鸟儿打造更加优质的栖息环境。

国际友人频打卡 海外传播再“圈粉”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越来越多游客到台山游玩,也吸引了不少国际友人前来打卡。“最让我惊喜的是黄茅海跨海通道附近,居然是个鸟儿的天堂,看那些海鸥、白鹭,它们或低空盘旋、或优雅降落,自由自在、好不惬意。”来自俄罗斯的黄龙在感受便捷交通的同时发出惊叹,“我简直不敢相信在如此繁忙的交通要道上,还能见到如此和谐的生态画面。”

来自委内瑞拉的Maria带着她的家人一起来到赤溪镇,感受渔家风情。“你看岸边,好多小鸟!它们在飞回家!”当看到鹭鸟翩飞的壮观场景时,他们由衷赞叹,“好美!好震撼!”

绿美江门的故事,需要海外华侨华人与外国友人共同讲述,才能传播得更广、更远。当天,Maria和黄龙获聘为“侨都江门海外传播推荐官”,他们充分发挥国际友人的传播力,讲好江门故事、广东故事、中国故事。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生态环境,鸟儿自由飞翔,感觉像进入了一片与世隔绝的净土。”这趟旅程让Maria回味无穷。“今后,我会继续跟外国友人分享江门独特的历史文化、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特色美食。”

慢直播+云课堂 共赏侨乡好风光

江门素有“中国侨都”美誉,是海外华侨华人观察广东乃至中国的重要窗口。一直以来,江门人有着护鸟爱鸟的文化传统,结合侨文化优势,自2021年以来,江门连续三年开展“观鸟生态慢直播”活动,吸引了海内外网友数千万人次在线观看,沉浸式体验江门独特的观鸟文化,见证这份跨越时空的生态守护,以侨乡之力向世界传播展示中国生态之美,成为一次优秀的对外传播范例,并获评“粤治—社会治理现代化”融媒类传播优秀案例奖。

今年12月,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开通。以此为契机,主办方以黄茅海滩涂为核心观鸟点,在不影响鸟类生活作息的前提下,开启一场建筑与生态完美融合的观鸟慢直播之旅。

本次慢直播在南方+、广东发布视频号、江门发布视频号、江门各县(市、区)政务视频号开设“云赏鸟”直播,并通过GDtoday旗下对外传播账号,以及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共同直播见证侨乡生态好风光。

除此以外,江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自然资源局、南方+江门频道还联合推出绿美侨乡科普知识云课堂,通过科普侨乡大地丰富的自然生物资源,引导广大市民“向绿而行”,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绿色低碳、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让绿美广东的底色更“绿”。(文/黎禹君 江轩)

“台山1号”迎首批渔获

海洋牧场“鲜味”直供大湾区

“台山1号”的首批渔获,收鱼总重量超过50吨,存活率达100%。

新年将至,位于台山川岛海面的海洋牧场——“台山1号”桁架式养殖平台迎来丰收时刻:2024年12月31日,随着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收起渔网,一筐筐肥美壮硕的鮸鱼跃然而出,抢“鲜”上市,为大湾区的美食市场增添鲜味。

台山海域辽阔,是江门市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核心宝地。近年来,台山市在探索海洋经济这一新兴领域过程中,展现出坚定的毅力和决心,将海洋经济逐步打造成为推动台山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2024年初,台山顺利完成了江门首座现代化养殖平台——“台山1号”的建设。自2024年10月1日起,约10万尾具有更强耐受力和免疫能力鮸鱼良种被分批投放到“台山1号”进行养殖。

下一步,台山海洋发展集团将持续深化台山海洋牧场的深海养殖发展,联合研发中心做好良种培育养殖工作,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不断提升鱼类的品质,建立一套完整的健康养殖体系,助力台山海洋产业的持续升级与创新发展。(文/图 陈素敏 台公资办宣)

《岭南春早》大型中国画长卷饱含江门元素

碉楼、赤坎华侨古镇、小鸟天堂等“入”画

开平碉楼、赤坎华侨古镇、小鸟天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江门站等江门元素入画中。

2024年12月31日,《岭南春早》大型中国画长卷巡展首站在江门开幕。这幅长达75米的中国画长卷,按广东地理自东往西为序,由岭东叠彩(粤东章)、湾区锦绣(粤港澳大湾区章)、山海映碧(粤北粤西章)组成。记者在现场看到,“粤港澳大湾区章”中,开平碉楼、赤坎华侨古镇、小鸟天堂、江门站等江门元素出现在画中。

据介绍,《岭南春早》长卷创作集聚当代岭南画坛名家,陈金章、许钦松、李劲堃、陈永锵、方楚雄、梁江、苏华等担任艺术指导并参与创作,林蓝、张弘、刘思东、王永、黄唯理、孙戈、杨峻等担任主创。长卷创作自提出意向到完美收官,历时近8个月,参与创作艺术家共45人。

“惊独木成林、栖万鸟古榕,望碉楼胜迹、攒骑楼魁恢,摄商埠痕影。醉侨乡春晓、融轨道湾区。”这是《岭南春早》湾区卷总起稿人、主创者之一的省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张弘为介绍长卷江门段所赋的导览。

“江门华侨文化底蕴深厚,中西合璧的碉楼、骑楼,是非常直观的体现,除了江门传统特色元素,还融入了江门站和小鸟天堂,在凸显城市特色的同时,也体现城市发展和生态之美。”张弘介绍道。(皇智尧 杨双云)

 

上一篇:福福福!新一年“福”最多的地方,在鼓楼这里!
下一篇:自在·自由——记许玉华的绘画艺术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