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昨日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中山市黄圃镇发生一起登革热疫情,截至2013年7月18日,共发现登革热病例37例,病例集中分布在5个社区,为今年中国内地首起登革热本地感染疫情。目前37例患者全部住院隔离治疗,所有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及死亡病例。
37人均为轻症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何剑峰介绍,中山市黄圃镇的37个病例均为轻症,目前分别在黄圃镇医院以及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防蚊隔离治疗。
“这是今年中国内地首起登革热本地感染疫情,此前的病例为输入性病例。”何剑峰称,今年登革热的发病水平比往年要高,而上半年广东的输入性病例也较往年增多,大约有20个。“不过,自1992年后广东都未出现重症死亡病例。”
中山疫情发生后,省疾控中心当即派出专家到现场指导疫情防控,在疫点范围开展入户病例搜索,全镇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疫情应急监测,尤其对发烧病人进行血液检测,查看是否染病。此外,还组织和动员各级相关部门和社区群众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消灭成蚊、清除蚊虫孳生地以及环境整治的专项活动,并定期评估效果。
“由于当地人口高度密集,有效控制蚊媒密度仍需一段时间,且根据流行病学推断,应该还有部分已感染的病例处于潜伏期尚未出现症状,所以预计近期仍将有新增病例报告。”何剑峰说。
7-11月是发病高峰期
中山发生聚集性疫情,是否表明今年疫情更为严重?“7-11月是登革热发病高峰期,对该疾病进行防控,是省疾控中心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何剑峰表示,广东的登革热疫情高发区主要有三个,一是珠三角地区,二是粤东潮汕地区,三是粤西湛江徐闻的渔港区,“这些地方由于与东南亚等疫区接触频繁而容易出现输入性病例。”
本地容易发生疫情的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或高档社区。他介绍,登革病毒主要由白蚊伊蚊传播,城乡结合部容易出现积水,为白蚊伊蚊滋生繁殖提供了条件;而高档社区养花养草的人较多,花盆积水也为蚊虫疾病传播提供了条件。
“今年雨水较多,潮湿高温,非常有利于白蚊伊蚊(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的生长繁殖。”何剑峰表示,随着暑假到东南亚旅游者增多,接下来防控压力将更大。
发热骨痛皮疹应及时就医
专家介绍,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到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到14天内发病。主要症状和体征包括突发高热,以及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等,此外,部分病人还会出现皮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
“今年发现的登革热的表现主要以轻症病例为主,症状和感冒发烧差不多,很多人容易忽略”,何剑峰提醒,由于登革热会让身体的凝血功能变差,若服用乙酰水杨酸类的退烧药如阿司匹林等,会增加毛细血管扩张,加大出血孔径,“因此我们更建议出现发热骨痛,皮疹的患者,尤其是有东南亚旅游史的,不要大意,应及时就医,若真要自行处理发热症状的,最好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
八招预防登革热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7到9时、下午4时到黄昏)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3到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等的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6.将水培植物换成土培。
7.发生登革热暴发流行地区的居民应主动配合城管、爱卫部门入户调查蚊媒密度。
8.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季节或者去登革热高发国家旅游回来出现发热皮疹应尽快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以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