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之韵——奏响生态与文化的交响曲

中国电视- 《绿水青山的中国》 :全景呈现“长江生态文化带”发展

中国电视- 《衣锦天下》中式美学绽放巴黎

纪念孙大石先生诞辰105周年活动在山东高唐成功举办

安哥拉BANCO VALOR银行董事局主席到访中非经济合作发展工作委员会

新技术迸发“新质生产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

从萃英化学借“智”升级看宁波小微企业园精准服务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现在我们的订单已排至明年底,当务之急是扩大生产。”见到宁波萃英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涛时,他刚刚完成一条生产线的调试。按照计划,这条年产4吨氘代二甲基亚砜的生产线将于明年6月正式投运,预计每年可为该企业新增产值3000余万元。

  从2019年9月投入第一条生产线,到今年产值超千万元,再到明年产值超3000万元,“三级跳”的背后是中物科技园提供的借“智”服务。吴涛告诉记者,如果没有中物科技园牵线搭桥,邀请专家团队为萃英化学解决研发创新中遇到的困难,或许就没有公司如今的快速发展。

  萃英化学的第一次借“智”升级始于吴涛创业初期。当时,萃英化学主要生产光致变色材料,是变色眼镜的重要原材料,在该产品迭代升级的过程中,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尽管萃英化学的产品性能已与国外先进企业相差无几,有些指标甚至优于国外行业巨头,但居高不下的成本使其失去了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的优势。

  正当吴涛束手无策时,园区主动对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兰州大学,邀请专家团队前来宁波为企业排忧解难。专家团队与萃英化学的研发团队通过降低原材料的添加比例,经过半年攻坚克难,让光致变色材料的成本降低了30%。与此同时,通过工艺参数的控制,光致变色材料的性能进一步提升,萃英化学赚到了第一桶金。

  一年来,尽管萃英化学的产品已逐渐升级为高纯同位素试剂、氘代药物中间体与氘代光电材料,但吴涛一直在寻找与专家团队再次合作的机会。

  去年底,常州大学郎咸忠博士受邀前往中物科技园为企业“问诊”时,与吴涛一拍即合,双方决定携手解决萃英化学的在线检测难题。

  据介绍,萃英化学生产过程中需要实时抽样,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如果按照传统的检测方式,每次抽检需要让整条生产线按下“暂停键”。

  “按一天2次抽检计算,一天至少需要花费3小时用于产品检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吴涛决定借助郎咸忠团队的力量,为萃英化学量身定制一套在线检测系统。经过近半年的商讨与测验,紧密切合萃英化学需求的在线检测系统将于下月初正式投用,生产效率有望提升20%以上。

  成本的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让吴涛信心大增。如今,萃英化学已与郎咸忠博士以及昆明理工大学徐旭辉博士达成合作,两位专家将通过中物科技园成立的全省首个园区类博士后工作站进驻企业。

  在中物科技园内,像萃英化学那样借“智”升级的故事已非个例,通过引进智库专家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已成为该园区的常态。中物科技园与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光电所等20余家(个)科研院所、高校深度合作,集聚的院士、专家、技术团队通过技术转移、技术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形式精准对接产业以及市场的核心需求。

  宁波中物光电杀菌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高校、院所的专家,将新技术应用于民用杀菌领域,生产的设备被蒙牛、伊利、绝味鸭脖、官山矿泉水等企业使用,两年实现产值翻番;通过园区牵线,宁波中物东方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聘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专家担任该公司的光仪中心主任,一举解决了产品无线通信可靠性差、供电电池更换难等技术问题……据初步统计,近年来,该园区已累计邀请相关专家50余人,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0多个。

  按照计划,中物科技园将继续通过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与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等方式,集聚各类科技资源,服务小微企业。同时,园区将通过探索园区服务券、企业经纪人等模式,使技术服务更有“温度”,也更具黏度、深度,解决科技成果向小微企业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中国宁波网】

上一篇:宁波金融服务“五进”为小微融资引来“活水”
下一篇:新材料博览会开展 宁波与长春签订协议深化汽车产业合作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