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电 题:中国与东盟——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作者:史青(国际问题观察员)
亚洲的东南方向上,是一片广袤的海洋,其间分布着许多国家。他们与中国或山水相依,或隔海相望,是中国最近的邻居和伙伴。初夏时节,王毅外长造访该地区的泰国、文莱、印尼和新加坡四国。这是王毅作为中国新任外长的首次出访,足以说明中国对进一步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信与合作充满期待、充满诚意。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和情谊。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不断发展。2003年,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双方的合作已经成为区域合作的一个典范。
自贸区的建成,诞生了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区。现在,双方经贸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云南和广西等与越南、缅甸和老挝接壤的各个边境口岸贸易量都呈现井喷状态。在中国的超市中,榴莲、山竹、鳄梨等东南亚水果已寻常可见,泰国香米也不再难觅芳踪。东南亚人民则以更低廉的价格购买“中国制造”产品,生活成本大幅降低。双方老百姓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深入发展,互联互通应时而生,成为合作的新重点和新亮点。互联互通架起的不仅是海、陆、空的通道,更是心灵相通的桥梁。想像一下,未来中国人将以更便捷的方式赴印尼的巴厘岛、泰国的普吉岛去吹海风、品椰汁,有更多东南亚人民来到中国,感受中华文明,大快朵颐中国美食,相互了解自然加深,亲近之意也会油然而生。中国与东盟将由“道路通”推动“经济通”,最终实现“人心通”。
邻里之间的摩擦和磕碰是常有的事,中国与东盟这对“亚洲大家庭”里的邻居也不例外。东盟成立之初,由于冷战思维作祟,中国与东盟也经历过猜忌和对抗。所幸这样的悲剧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漫长的交往史中只是短短的瞬间。上世纪七十年代,亚洲老一辈政治家以非凡的东方智慧打破了“政治僵局”,开始相向而行,这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近年来,部分东南亚国家与中国围绕南海问题时有纷争。一些国家还疑虑中国未来“国强必霸”,担心中国睦邻友好合作的周边外交政策会发生改变。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与东盟的合作硕果累累,中国的发展惠及周边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样地,周边合作也支持了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和东盟人民都从心底认可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传统的友谊纽带在今天愈加紧密。
今天的中国与东盟,并肩站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双方关系更加成熟稳健。中国与东盟都很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的亚洲政治家,将拿出新的智慧和勇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处理好兄弟间的“家务事”,共同寻找适合双方的合作发展模式。正如王毅外长所说,“邻居越走越亲,越是有问题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和互信。”
王毅外长此次访问四国,再次印证了中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真诚意愿,再次向东盟和世界表明中国对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的信心和决心。王毅外长带去的是中国人民的善意和友谊,收获的也将是东盟各国人民的认同和信任。
中国人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东盟人民也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在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中实现国家的发展。正如东盟盟歌《东盟之路》中所唱到的,“东盟……以和平为起点,以繁荣为目标。我们敢于梦想,我们乐得分享。因为这就是东盟之路。”中国人民与东盟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中国梦和东盟梦都将梦想成真,亚洲这片古老的土地也将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