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以“‘海洋十年’,和合共生”为主题的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简称“青岛论坛”)6月29日在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幕。已举办七届的青岛论坛在推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方面成果丰硕,而作为永久举办地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借助青岛论坛独特的资源优势搭建起国际海洋交流合作的新桥梁。
(2023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开幕现场。蔡亚群摄)
2013年,在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十年”节点上,中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构想。同年,第16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提出“深化各领域合作,中方将考虑建立东亚海洋合作平台”。
在前期充分筹备的基础上,自2015年起,中国自然资源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启动共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盟和中日韩的重要节点,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总部所在地和青岛论坛的永久举办地。由此,一个影响力大、国际化程度高、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国际海洋盛会聚力成势。
统计显示,前六届青岛论坛累计发布重量级报告(指数)26份,成立国际合作联盟和协调机构9个,搭建起全球性产业、技术、资金的交流对接平台,推动20余个现代海洋产业重点项目落地,吸引了来自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展。在本届青岛论坛上,发布了《全球近实时碳排放报告(2022-2023)》;发起“海洋十年”、东亚海洋治理、蓝碳三个倡议;成立了国际海洋城市智库联盟;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海洋十年”国际海洋场景创新合作中心揭牌。
(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正式获批。钟欣摄)
据介绍,2023年2月,中国唯一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亚洲唯一的“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在此正式启用。青岛西海岸新区则聚焦“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建设,持续开展海洋领域务实合作,推出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提升中国参与区域和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水平。
在青岛市委常委、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孙永红看来,“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是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引领性的高能级平台,叠加国际合作、科技研发、生态保护、经贸推广、海洋智库等多种优势,不仅是新型海洋研发机构,更是海洋治理实践平台。合作中心的核心理念是融合,创新整合、深度融合中国和全球的各种资源要素,在该新区打造海洋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范例,并向海内外推广。
(全国美丽海湾——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湾。钟欣摄)
作为“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和“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的承接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在搭建国际海洋交流合作桥梁的同时,着力建设中国国内海洋高质量发展要地,坚持海洋生态优先,深耕海洋领域开放合作和科技创新,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截至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已集聚海洋物探及勘探、海藻活性物质等涉海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中船海洋装备研究院等“国字号”涉海科研院所10余家,建成涉海高校11所,海洋人才逾7万人、涉海合作院士25名。
同时,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建设深远海“蓝色粮仓”,青岛瑞滋获批中国首个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市场占有率逾30%;创建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开创世界温暖海域三文鱼养殖先河;依托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世界最大吨位级“海上石油工厂”P70、全球首艘10万吨级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世界最大的圆筒形FPSO等一大批“重器”从这里驶出。
(中国建造的最大圆筒型FPSO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完工交付。钟欣摄)
此外,青岛西海岸新区持续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灵山湾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并成为中国首批、山东首个获批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区市,中国首家自然碳汇研究院落地于此,灵山岛自然保护区成为中国首个“负碳海岛”。
面向未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继续深耕向海开放,加快建设“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对东亚海洋合作平台进行实体化、专业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运作,积极参与国际技术标准规则制定,研究推广海洋综合管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的解决方案,推动共建跨国蓝色产业园,打造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
据悉,青岛西海岸新区是中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陆域面积212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海岸线309公里,聚焦科技兴海、产业强海、开放通海、生态养海、统筹陆海,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获批以来,该区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2022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4692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19个国家级新区前三强。
作者 蔡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