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绿水青山的中国》:长江之韵——奏响生态与文化的交响曲

中国电视- 《绿水青山的中国》 :全景呈现“长江生态文化带”发展

中国电视- 《衣锦天下》中式美学绽放巴黎

纪念孙大石先生诞辰105周年活动在山东高唐成功举办

安哥拉BANCO VALOR银行董事局主席到访中非经济合作发展工作委员会

新技术迸发“新质生产力” 第二十六届高交会意向成交金额突破1200亿

大学生投毒事件引关注 学者:不能仅培养应试学生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尚未水落石出,据最新消息显示: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见诸媒体之后,再一次引起了社会对于大学生教育的关注。从之前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等,大学生犯罪事件的不断出现,也使得人们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等诸多知识以外的教育产生担忧,这些高等学府的学生,他们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使得他们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走上生命的对立面?   

犯罪固然应当受到法律的惩罚,然而它带给人们的思考绝不仅仅止于法律。对此,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说,“复旦大学投毒事件虽然是个案,但从个案,应当反思背后的问题。一个社会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还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但我们在这些知识以外的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些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伤人伤己。”   

北京晨报:复旦大学投毒案引起了社会上许多人对于大学生教育的关注,您怎么看待此事件?   

熊丙奇:对于复旦大学投毒案,有人觉得是个案,不必太紧张,也有人觉得类似的个案屡屡发生,折射出“中国教育的失败”,我觉得两种观点都有所偏颇,首先,虽然这仅仅是一个个案,但绝不仅仅止于法律的范畴,应该思考和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使得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走上了不归之路?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认真反思这个问题。其次,反思并不是简单地批评教育问题,而是应该去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北京晨报:那在您看来,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恶性事件?   

熊丙奇:从个案上来说,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调查结果,难以判断。从普遍来说,任何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都难以完全消除极端的行为和事件,但是却可以从各个方面去想办法,减少极端事件的发生。这就需要关注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情感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全面地去培养一个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等。而目前,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于这些关注都还很少,更多的是知识教育,或者说是功利化的教育,只有打破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学生完善的人格,而不仅仅是培养出来一些只会应试,却在人格、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缺失的学生。   

不能仅仅培养应试学生   

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对于这些关注都还很少,更多的是知识教育,或者说是功利化的教育,只有打破这种功利化的教育,才有可能培养出学生完善的人格,而不仅仅是培养出来一些只会应试,却在人格、情感、心理等方面有缺失的学生。   

熊丙奇:知识不等于道德   

大学生本来应该是“天之骄子”,是“高材生”的代表,是知识分子,然而,近些年以来,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屡屡出现,使得许多人开始关注大学教育的问题。   

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大家的想象中,高学历者就是高素质的高级人才,他们应该守法,应该有道德,德才兼备,但学历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如果一个人只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质,知识和技能反而可能成为祸害社会的工具。”   

那么,究竟教育缺失了什么东西?又如何才能真正培养出具备完善人格的学生呢?   

两成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之中,大约有2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往往会简单地去应对这些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极端行为。   

北京晨报:投毒案发生后,很多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认为一些学生之间的小矛盾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这和学生的心理培养缺失有关,您怎么看?   

熊丙奇:之前曾有过调查,不仅仅是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中小学生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调查的结果显示,大中小学生之中,大约有20%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在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甚至是生活问题的处理上,都缺少应有的素质,往往会简单地去应对这些事情,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极端行为。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如果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最终的可能只会是伤人伤己。   

北京晨报:就目前我们的学校在心理教育上的状况怎么样?   

熊丙奇:目前来说,很少有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即便是有一些学校开设心理教育的课程,但实际上,也是把心理教育当做一种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学习一些心理学上的知识,甚至是通过考试来判定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方式,其实不算是真正的心理教育,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培育作用不大,最终只会变成一门新的课程、新的考试科目,而不是对学生心理的辅导、引导、培育。其实这样的讨论并不新鲜,每次出现恶性事件,总是要呼吁学校真正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但最后往往没办法真正改变现状,这是学校评价体系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育分不育人”的问题。   

许多问题“被思想品德”   

北京晨报:最近几年,我们的大学生中不断出现极端的恶性行为,这也使得不少人担忧大学道德教育的状况。在您看来,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呢?   

熊丙奇:学生的德行培育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的道德教育其实已经泛化掉了。泛化的表现是把许多东西都当作道德问题去对待,比如说心理问题,一个学生嫉妒别的学生,这是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往往被当做思想品德的问题去对待。再比如法律意识的教育,也被思想品德教育所替代。这其实都是不同领域的教育,而且思想品德教育本身也有问题,就是把品德教育变成了知识教育,把思想品德课程变成了知识的灌输。   

北京晨报:在您看来,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熊丙奇:其实归根结底是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一直关注学生的知识教育,在老师和家长眼里,一个学生只要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们被纳入同样的成才模式里同场竞技,就把本应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教育,异化为竞技教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即便走进大学,也无法抹去竞技教育留下的印记,他们会把同学有意无意地当成竞争的对手,见不得别人比自己“优秀”,不懂得为他人喝彩。而拼杀的结果是,友情不再,只剩下冷漠。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败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组织很难自由地去举办自己想办的活动,这和学校本身的行政化等有关。   
北京晨报:那么,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改变这样的状态呢?   

熊丙奇:复旦大学投毒案只是一个极端的个案,但是这样的极端个案,在我国大学反复上演,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性。但是,如果不真正重视对学生知识教育之外的生命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类似的事件还会发生。   

而生命教育、人格教育,说到底是要关注每个个体的个性、能力与素养。推进这样的教育,首先需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引导、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同学当竞争对手的教育,最终异化同学关系,甚至制造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张。   

有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紧张是制造大学生心理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需要改变灌输教育模式,在教育中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像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不是一两次讲座、灌输就可以根本解决的。   

北京晨报:有观点认为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很重要,那该如何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呢?   

熊丙奇:现代大学的办学基本理念应该是自主办学、教授治校、学术自治、学生自治。其实学生自治有两个作用:第一,代表学生自己、维护学生的权益;第二,学生通过自治组织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学生组织很难自由地去举办自己想办的活动,这和学校本身的行政化等有关。可以说,学生组织已经成了学校行政化的一种延续。对于我们现在的许多大学来说,学术研究、课题、经费等才是真正被重视的,而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则并不是重点,这也是老问题了,但却总是难以真正被改善。   

解决之路为何撞到墙上   

所有的解决之路,最终都撞到了评价体系的墙上,撞到了既得利益的墙上,撞到了权力的墙上。   北京晨报:您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问题难以得到改变呢?   

熊丙奇:我们一直在谈教育改革,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都找到了,但是这些办法往往都变成了没办法,所有的解决之路,最终都撞到了评价体系的墙上,撞到了既得利益的墙上,撞到了权力的墙上。当然,另一方面,许多学者、老师甚至学生家长也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比如关注学生心理、情感、思想,关注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培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道德的认同等,并且开设各种相应的课程。但是这些都只是局部上的调整,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   

北京晨报:那么,怎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呢?   

熊丙奇: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扭转教育的功利化。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要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倡导多元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只有倡导多元发展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才能让他们有完善的人格。而不是以扼杀受教育者的个性、兴趣为代价,让他们变为只会应试,却没有想像力、创造力。此外,我们目前评价学校的标准包括就业率、考研率、本研比、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数等,所以只有让大学回归教育和学术本位,才能摆脱功利的办学追求。   

熊丙奇   

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著有《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天下无墙》、《教育熊视》、《步入大学》、《中国教育的100份诊断报告》等。
上一篇:周恩来一生高风亮节 为何破例为恩师之子找工作
下一篇:单霁翔的故宫梦:用8年时间建成世界一流博物馆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