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21日,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在全球的投资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并且增长势头看起来“非常迅速”。
实际上,增长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并不属于“非常迅速”。不过,这种趋势最早可能于今年发生改变。如果真是如此,将带来相当多的好处。或许会令人感到哦惊讶的是,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根据美国企业研究所与美国传统基金会合编的“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报告”, 2013年,中国对外投资(不包括债券)为850亿美元,涨幅约为11%。
官方数据可能显示更快的增幅。不过,相比较上个十年中期的涨幅来说,并不突出。过去,中国有充裕的资金,但是却不知道该投向哪些公司。现在,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一些大型油企,以及两家主权财富基金已经加入其它国有企业巨头,比如说中国国家电网和一些地方国有企业,以及包括复星国际在内的私营投资者等,不断增加对外投资。
资金摆在那,企业能力摆在那,对能源、铁矿石和技术的热切渴望已经扩张到对房地产和农业领域的购买。
尽管中国对外投资目前尚未出现惊人增长。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么,如果投资迅速增长,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显而易见的结果便是互惠互利。 当然,中国对外投资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只有双方均认为能给自己带来好处,一致才会达成。
当然,和其他所有交易一样,对于一方或多方来说,投资不一定都会以成功为结果。在2005年至2009年之间,中国企业和他们的国外伙伴犯了一些严重的错误。不过,随着经验越来越多,错误出现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
中国对外投资成为一种全球现象,要从联想集团斥资17亿美元收购IBM公司个人计算机业务开始。这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最大的一笔并购交易。
总体来说,到2010年为止,大型私营部门交易仍非常少见。对外投资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接近总价值中的百分之百。2011年,四川汉龙集团成为私营部门中的一匹黑马,做出破冰之举。汉龙集团海外并购进程并不顺利,不过后来者——大连万达集团却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成功。
2013年,万达集团和复星国际在海外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扩张。众所周知,2013年中国最受关注的对外投资莫过于双汇国际以71亿美元的代价(包括47亿美元的现金及24亿美元的债务承担)收购美国同行业巨头、全球最大生猪及猪肉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食品。
国有投资在整体对外投资中所占的份额仍在90%上方,不过,在过去的三年里,私营角色一直在逐步递增。
从整体来看,对外投资给中国来家和很多外国卖家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投资越多,就意味着政治问题越多。政治问题处理不妥当,可能就会影响两国关系。
第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反应。对于个体卖家来说,中国买家很受欢迎。只要价钱给的合理,卖家就会点头。但是,卖家所在国家却并非如此。
据报道,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碰了很多次壁。比如说,近几年来,华为的海外扩张一直受困于来自政府层面的阻力。毫无疑问,华为改变不了自己的中国血统,也改变不了外国政府由此对它产生的恐惧,更改变不了普遍存在的网络安全忧虑。
第二个不可避免的问题是诈骗。可以说,每一桩海外投资,都存在遭遇诈骗的危险,最终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和海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