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19日晚间消息,中国政府周三公布了旨在收紧银行流动性监管标准的新规,对去年金融体系因一系列信贷紧缩状况而受到震动的问题作出了回应。
这项新规将从3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旨在建立起一个新的测量系统,以便帮助衡量中国各大银行抵御短期信贷紧缩状况的能力。该新规是由中国银监会出台的,目的是对去年信贷紧缩状况给金融体系带来压力一事作出回应。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总共发生了三次信贷紧缩事件,其中第一次是于去年6月份在银行间市场上浮现出来的,其结果是某些短期银行间拆借利率螺旋式上升,令投资者感到紧张不安。
中国银监会今天发表声明称:“在2013年6月份,中国的银行间市场呈现出信贷紧缩的局面,这一局面是由很多外部因素触发的。”声明还补充道,其中一些因素是可以预见的,而其他一些因素则具有不可预见性。声明指出:“这一事件也暴露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足的问题。”
在去年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在观望几周以后出手干预,采取了旨在宽松信贷状况的措施。在当时,经济学家广泛认为此举是中国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出的一个信号,表明该行将采取措施控制后者恣意放贷的行为。而与此同时,中国内外有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债务水平上升以及可能出现不良贷款的担忧情绪都在与日俱增。
根据新规的要求,银行必须在今年年底以前将所谓的“流动性覆盖率”(liquidity coverage ratio)维持在60%,并在2018年底以前将这一比率提升至100%。流动性覆盖率的概念是:优质流动性资产储备除以未来30日的资金净流出量,这一标准旨在确保商业银行在设定的严重流动性压力情景下,能够保持充足的、无变现障碍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并通过变现这些资产来满足未来30日的流动性需求。就目前而言,中国银监会对各大银行并无这项要求。
中国银监会称,在对流动性覆盖率进行计算时,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将被涵盖在内,例如某些财富管理产品等。对于中国的投资者来说,这些产品是除了标准的银行存款以外颇受欢迎的高收益投资产品,但其风险性则较高。
这项新规将适用于在中国市场上进行运营的、资产总额超过人民币2000亿元(约合333亿美元)的所有本国及海外银行。
中国银行间市场在去年6月份、10月份和12月份先后经历了三次信贷紧缩状况,其中6月份发生的一次导致隔夜银行间拆借利率大幅上升至30%;随后,中国人民银行介入市场,采取了宽松流动性措施。在第一次信贷紧缩事件发生的几个月以后,中国光大银行表示,该行曾在去年6月份未能按时偿付两笔银行间拆借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