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首尔大型商场诚招自营餐饮业主

韩国美业产品制造专家揭秘:SECRETFrom(腮荷蕊)微泡洁面乳功效

华媒甘肃行—走进卓尼大峪沟

直播回看丨一场迟到82年的告别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英军后代在沉船遗址海域缅怀先辈

浙江省国际传播中心成立

今晚播出!总台端午特别节目邀您共度佳节

“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香港开幕 陈建华创作梁羽生金庸雕塑震撼亮相

发布时间: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南时报

      历时19年筹划终将在今年5月底落成的香港文学馆,12日迎来“南来作家手迹遗物展——走进文学时光的卷轴”展览,以及著名江苏雕塑家陈建华捐赠创作的“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金庸铜像被香港文学馆永久收藏仪式。活动由香港文学馆、香港作家联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共同举办,将为促进香港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优良平台。

      香港特区政府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宣文部副部长林枬、香港立法会议员马逢国、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香港文学馆馆长潘耀明、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大宏、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夫妇、香港文学馆助理馆长罗光萍,香港文学馆以及文化界代表等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潘耀明(左)、刘诗昆(中)和陈建华为雕塑揭幕

      此次展览中,呈现了许地山、张爱玲、萧红、戴望舒、叶灵凤、梁羽生、金庸、刘以鬯、曹聚仁、徐吁、黄庆云等24位南来作家的手迹和物品逾300件,其中近200件为原件,当中包括张爱玲未公开过的散文《草炉饼》及后记手稿真迹、未公开的张爱玲证件、金庸致潘耀明书信、梁羽生致金依书信、萧红致华岗书信等,不乏国家级文物及首次亮相的作家手稿。

      这些珍贵的手稿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注,亦有对香港社会各个层面的探究,展现作家在经典作品下真实人生。展品同时亦展现他们在香港写下的经典之作或参与的各类文学活动,以文学和文字为媒介为香港带来新的文化景象,凸显其著作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潘耀明、刘诗昆、陈建华、罗光萍(从左至右)见证揭幕

      久居南京的雕塑家陈建华,祖籍东台。他系南京艺术学院美院雕塑专业恢复招生首届毕业生。雕塑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江苏艺术基金、江苏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等项目;多件作品被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大剧院等院校和单位收藏。曾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希腊雅典举办作品展;作品多次参加国际雕塑大展、国家级展览并获得奖项。现为陈建华雕塑工作室艺术总监。

      陈建华创作的梁羽生、金庸人像雕塑匠心独具,他谈及自己的创作思路时说:“设计金庸先生雕塑形象的时候,我将倚天剑和屠龙刀的元素融入其围巾的造型中,使其看起来更为豪迈不羁;而梁羽生先生的形象以儒雅为特质,展现其隐者风范。不变的是,两者眉目之间皆透露家国情怀以及对人生百态的洞察之情。”

      陈建华希望以这两件雕塑作品,致敬两位作家的百年诞辰,更加致敬下一个香港文学的百年。他还透露自己接下来计划继续创作“南来作家”群像,旨在展现香港文学史延续与传承。

      梁羽生、金庸雕塑“笑看风云”

      潘耀明致辞说:“这次展览,不仅能欣赏到南来作家的手迹遗物,更能透过这些感受到他们的创作灵感、心路历程。希望展览成为文学交流学习的平台。后续还将邀请知名作家和学者举办讲座和读书会,与读者面对面地交流,分享写作经验。”

      刘震致辞表示,这一次展览介绍了20多位重要的南来作家,他们当年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努力进行文学创作,不断滋养香港的文学质量,他们的作品影响了数代香港人,奠定香港文学的发展的基石,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香港文学馆也即将正式成立,将为促进香港文学的传承发展提供优良平台。

      梁羽生手迹

      李大宏致辞时细数南来作家与《大公报》的渊源。他表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内地知名作家南来香港。他们以大量文采斐然的锦绣文字,书写民族精神,抒发家国情怀,纵论古今天下,描摹世态人情,在香港这片文化沃土上栽下现代文学的种子,极大地丰富了狮子山精神谱系的文学建构。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本身就是香港与祖国之间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的最好例证。

      金庸手迹

      王军致辞表示,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一束绚烂璀璨的繁花,这次展览的每一份手稿,每一件物品,都见证了文学的历史,历史的文学。在作家的笔记和印记中,回望过往年代作家南下香港,为香港文学增添了色彩与养分,成为香港文学的重要力量。我们愿意全力支持香港文学馆的建设发展,积极开展合作,共同为香港和内地文学融合发展作出贡献,愿文学之光照亮每一个场所,在这里在各地遇见香港文学。

      马逢国致辞时非常感慨文学馆终于要成立。他表示,展览展示了香港文学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南来作家来自不同地域,这种多样性使得香港文学成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推动了香港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希望展览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和文学界对香港文学的兴趣和研究,通过对过去的认识思考,才能更好理解塑造未来。

      “奶爸”观展神情专注

      罗光萍表示,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香港作联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香港文学馆即将开馆,说创造百年香港的历史也不为过。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如今有了文学馆,大家可以在丰富的展览中看到香港文学的灿烂与光芒。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文学除了向金庸、张爱玲等大家名家致敬,还要以好作品说话,研究整理传承推及青少年是我们的使命。

      近年来,特区政府为推动文学文化发展的巨大努力让我们深受鼓舞,不辜负国家赋予香港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任务的愿景,加强两地文学交流了解,做好真正的创作互鉴、文化互鉴,激发写作人的情感共鸣,文化共情,以华文文学连接内地,推及世界。

      撰文/梁平 (图片由活动方提供)

上一篇:2023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发布
下一篇:中法文化之春持续创新中法文化对话形式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