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韩国飞赴哈尔滨亚冬会主场 中国参赛选手倪悦名首度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广东玄武山景区焕新升级 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地标

中国电视-《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开启美食新视野

中国电视-《向新出发》:综述

東方中国语学院在韩蓬勃发展 特色教育机制受韩国青少年热捧

NARAART与中国同胞联合中央会签署MOU 促韩中高级产业及文化交流活动

从韩国飞赴哈尔滨亚冬会主场 中国参赛选手倪悦名首度接受本报独家采访

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韩国新华报讯(记者 曹明权 李茂娥 摄影报道)备战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对于倪悦名来说,时间紧、任务重,从训练到参赛也就半年多的时间,而且此前还一直受到伤病困扰。倪悦名曾在备战全国冬运会期间受伤,过了三四个月才慢慢恢复,不仅如此,其实近年来倪悦名多次遭遇伤病困扰。即便如此,倪悦名在本届高山滑雪回转决赛情况,倪悦名1分41秒88,获得第8名的成绩,此次比赛共有45位参赛选手参赛,来自黑龙江省籍的中国队选手倪悦名,作为中国队最好的成绩赛况,特别是在起点海拔高度1200米,并在伴有震风和降雪中仍然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2月9日,本报记者专程从韩国首尔来到哈尔滨主场连线采访了倪悦名。


      以下是记者连线采访倪悦名的采访对话;

      记者: 悦名您好,我是韩国新华报社的记者,很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对您进行一个简短的采访。现在正临近2025年第9界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得知自己入选哈尔滨亚冬会参赛名单时,心情是怎样的?

      倪悦名: 当得知自己入选哈尔滨亚冬会参赛名单那一刻,那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感觉这么久以来,无数次在雪道上摸爬滚打,顶着严寒、忍着伤痛训练的日子,都值了。 
      记者: 这次代表国家参加亚冬会,自己的感受觉得跟以往的比赛有什么不同吗?

      倪悦名: 我对这里的气候、场地等环境非常熟悉,更能感受到来自家乡人民的热情支持。不用适应时差和新的生活环境,能让我更好地调整状态,可以更多的精力放在比赛上。在自己的家乡参加比赛,更加盼着到时候能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为祖国争光。

      记者: 悦名也提到了黑龙江是你的家乡,可以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黑龙江吗?

      倪悦名: 黑龙江是全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氛围最浓厚的省份,国家支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黑龙江哈尔滨也从2023年开始成为了席卷全网的网红城市,我看到有很多外国朋友也非常向往中国黑龙江哈尔滨。
韩国新华报社首席记者曹明权
      记者: 本届亚冬会的主题是“冰雪同梦 亚洲同心”,你怎么理解这个口号?

      倪悦名: 哈尔滨的别称就是冰城,近年来哈尔滨各方面发展也非常迅速,城市建设与发展理念都在向国际大都市的方向发展。我觉得哈尔滨非常能够代表中国成为凝聚全亚洲冰雪运动的纽带。

      记者: 可以看出悦名对家乡有着非常浓厚的情感,那对家乡举办的这届亚冬会你发现了特别之处可以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倪悦名: 那就是浓厚的冰雪运动体育氛围,可以发现现场的专业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黑龙江本地人,他们非常专业,具有国际水准,这个冰雪大省已经积累了很多年,可以说本届亚冬会终于能将黑龙江冰雪名片展示给全亚洲乃至全世界了。

      记者: 非常感谢悦名对黑龙江哈尔滨及本届亚冬会的介绍,那聚焦您所在的项目高山滑雪,可以说在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小众项目,您对这项运动有什么期待?

      倪悦名:  当前,高山滑雪在中国确实属于小众体育项目之一,由于起步较晚,一直以来成绩都没有到达巅峰水平,但随着国力增强,国家对小众体育项目的扶持和支撑越来越多,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高山滑雪人的努力下,中国高山滑雪一定会越来越好。

      记者: 在亚冬会这样的大赛面前,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既不紧张又保持专注?

      悦名: 大赛面前调整心态确实很重要,比赛的时候呢,我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心里想着 “我准备得很充分,我能行” 之类的话。上场前,我会深吸几口气,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完成好。
      记者: 你觉得本次亚冬会对推动国内高山滑雪运动发展有什么帮助?

      倪悦名: 咱得使劲儿宣传高山滑雪。现在网络这么发达,电视、抖音、微博啥的,都能利用起来。多放点精彩的比赛视频,讲讲咱运动员背后的故事,再出点滑雪教学小视频,让大家知道这运动有多好玩儿、多刺激 ,这样关注的人肯定就多了。把高山滑雪专业好好建设一下,培养运动员、教练、裁判,还有管场地维护的专业人员。总之相信中国高山滑雪运动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 李茂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管必红 追梦中华 弘扬新时代嘉庚精神

首页   |   

Copyright © https://www.koreacaoxh.com/ 韩国新华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