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网讯(倪丹 颜秋雨 彭萍)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活着,曾是他们简单的渴求,哪怕是带着残缺不齐的身躯。为了“让肿瘤病人活着,还要活得更漂亮”,他“认准一条道”义无反顾走下去,由此催生了一门新学科——肿瘤整形外科学。
为了让这一新兴学科能发展壮大、开枝散叶,他执著奋斗数十年,不仅自己成为业界翘楚,还带动团队不断走向强大。
“如果还想学别的,到外面去寻访名师吧”
“请把我的眉毛还给我!”一位癌症患者术后因面容被毁哀号不已。20多年过去了,这哭声仍时常回荡在周晓的耳畔,当时的情景也总萦绕在他的眼前。
患者刘师傅因上颌窦癌术后复发累及眼球和面部,再次接受手术,术中切除了全部左上颌骨和部分面部皮肤、组织,同时也切除了眶内容物。为了覆盖术后面部留下的“坑”,手术医生将他额部的皮瓣组织移植到缺损处。当时,这是极具难度的手术——是上级医生带领周晓等年轻人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才在一本国外教授主编的《头颈肿瘤手术学》上找到了这一术式。然而,被解除了癌症“定时炸弹”的刘师傅还没来得及高兴,就遭受到连连打击:在病床上醒过来之后,他看到了妻子眼神闪过的一丝恐慌,原来,他额头上那道眉毛随着皮瓣组织被移植到了眼眶处,致使面貌变得极其丑陋;出院不久,他兴冲冲地带着礼金赶去参加朋友的婚礼,竟被惊恐的主家挡在婚宴之外;更让他痛苦的是,曾经恩爱无比的妻子,不堪忍受他可怕的面容和他分床而睡。一个月后,濒临崩溃的他找到手术医生哭诉:“早知道这样不如让我死了更好。”
20多年前发生在科里的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周晓。也就是从那时起,这位血气方刚的年轻医生开始痛下决心,要攻克面部肿瘤患者的“颜面问题”。
不久,周晓迎来了一个机会。
和往常一样,他敲开了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熊泽华家的门。当时,熊泽华是湖南唯一的全国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委员,对于周晓这个头颈外科聪明好学的“小医生”非常喜欢,也总是愿意倾力帮助——经常去周晓所在的科里会诊,帮助处理一些疑难病患的修复。这次,熊泽华带给周晓一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你不是一直想去上海九院进修吗?王炜教授给了湖南一个进修小组的名额,我帮你争取了一下,增补了一个名额给你。”周晓听了,差不多乐得要蹦起来了。
不久前,老师瞿吉保还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该教你的都教了,如果还想学别的,到外面去寻访名师吧。”自从了解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重建修复在国内外“响当当”的大名后,去那里进修的想法就牢牢烙在周晓脑海中。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如愿了。
1991年9月下旬,周晓与医院另外几名医生护士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在上海九院进修,如同打开了一个“万花筒”,“没想到病人受损的部位还能修补得这么好。”王炜教授、杨川教授的面瘫修复,黄文义教授、程开祥教授的阴茎再造,董佳生博士的皮瓣制备……一大批整形外科专家精湛的技艺让周晓叹为观止,学起来“很过瘾”,且不知疲倦。
有次和老师周苏值晚班,科里收治了一名年轻女工。她的头发被卷入机器,头顶正中央撕裂了茶杯口大小的一块,按一般情况处理,削薄撕脱的头皮后再回植,手术一个小时甚至半小时就能解决,但这样一来,病人头顶就有一块长不出头发了。周苏带着周晓上了手术台。他们从病人头顶的出血点找到一根0.6毫米的小动脉,与撕脱头皮的小动脉进行吻合,动脉畅通后,找到撕脱头皮的回流静脉出血口,再与创面静脉两根0.5毫米的静脉进行吻合,最终实现了完美的修复。手术从晚上做到了第二天早上,差不多10个小时。几个月后,病人复查时一头秀发,看不出丝毫异常。作为手术助手的周晓一方面佩服老师高超的技术,更被他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的精神而感动。
不久,他又一次被深深感动。周晓管的一个“大瘤子”病人是一位十八岁的小伙子,一个足球大的面部丛状神经纤维瘤遮住他半张脸,另半张脸却清秀无比。病人曾在外地做过手术,一刀切下去,出现1万毫升大出血,手术没有进行下去。转到九院,又切了一刀,又是1万毫升大出血,手术再次中止。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只好动员他出院。小伙子找到了当时的科主任王炜教授,“王教授,希望您给我治疗,如果你们治不好,我就只有从这6楼跳下去。”小伙子的话催人泪下,王炜不忍心拒绝。经过全院专家多次讨论、会诊,一套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被制定出来。手术从上午9点一直做到晚上11点,张涤生、邱蔚六院士亲自现场指导,王炜教授主刀,程开强医生做游离皮瓣血管的缝合,经过14个小时的紧张“战斗”,肿瘤终于完整切除了。看到被毁容的病人还原成一个漂亮小伙子,先后参加手术的十多名九院专家都长吁了一口气。周晓和自己的“偶像”同台奋战,尽管只干些“剪线拉钩”的活,但见证了手术全程,为此,他十分激动。
回到宿舍,他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静,“怎样把病人的眉毛‘还’回去”的疑问再次冒出来,在床上辗转反侧一番后,他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肿瘤与整形结合起来能达到这么好的治疗效果,如果能创立肿瘤整形外科学这个新学科,岂不是能让更多的肿瘤病人活得“更漂亮一点”?
开了“先当学会全国委员,再当省委员的特例”
从上海回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后,周晓开始了“创建肿瘤整形学科”的梦想之旅。他积极探索各种整形技术,应用到肿瘤外科,发表了多篇肿瘤整形外科的文章,受到湖南兄弟医院同行的关注。因技术精湛,还是主治医生的他也因此经常应邀到外院主刀手术。
2001年年底,周晓接到《中国肿瘤》杂志的通知,作为第一作者,他和胡炳强、罗以共同写成的论文《浅谈肿瘤整形外科形成的必要性》被录用了。当飘着墨香的《中国肿瘤》杂志寄到周晓手里,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篇文章还让我‘破格’当了个国家级委员。”周晓与国内组织工程学“泰斗”曹谊林的紧密合作也起源于此。
曹谊林当时担任上海九院副院长。在一次全国整形外科大会上,周晓有幸聆听了他的报告,佩服之余产生了一个念头,希望创建肿瘤整形外科学的想法能得到他的支持。论文在《中国肿瘤》上刊登出来后,周晓寄了一份给曹谊林,十多天后,他就接到了回信。曹谊林在信中对周晓努力的方向表示赞同,“今后如果有机会,要提名你当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不久后,他还真的收到了一张入会申请表,于是就有了“先当学会的全国委员再当省委员的特例”。
几次交往后,周晓和曹谊林有了深度合作。2005年12月24日,从湖南省肿瘤医院传出一个轰动国内外的喜讯:在曹谊林教授的指导下,周晓成功完成了全球第一例自体骨髓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手术。
小学教师张宏伟(化名)被查出患下颌骨肿瘤,一家省级医院的医生告诉他,“这种病少见,需要尽早动手术,国际上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将下颌骨全部摘除,将你身上的一块骨取出以支持你的下颌,这会给你的容貌造成很大影响,但如果不手术将会有生命危险。”这对于一个天天要上讲台的老师来说,简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张宏伟哭了,“如果做了这样的手术,会吓坏孩子们,怎么还能再上讲台?我宁可死也不做这毁容的手术。”
2005年10月,张宏伟来到了湖南省肿瘤医院,幸运地获得了一个信息:曹谊林教授委托周晓教授正在征集5例科研手术。当时,周晓正与曹谊林、崔磊合作,开展自体骨髓干细胞——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两个不同专业的团队却成了“黄金搭档”:在组织工程学基础研究上,曹谊林有绝对的优势,而在肿瘤外科临床方面,周晓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久,上海组织工程中心的实验室成功培植出了多块组织工程骨,空运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完成了组织工程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张宏伟通过了术前的各项检查和认证后,被顺利入选为科研对象。周晓等人带着他来到了上海组织工程中心,从他髂前上棘抽取了25毫升骨髓,并从中提取干细胞植入可降解的支架材料上,经过四周的培养,增殖和分化成所需要的组织工程骨。
11月24日,再次住进湖南省肿瘤医院的张宏伟接受了1个小时的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