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届大会上,联合国通过由我国发起的提案,把每年的11月19日定为世界厕所日,旨在促进“人人都应享有基本卫生设施”(Sanitation for All) 的理念。
从世界厕所日,笔者联想到本地公厕的清洁问题。跟几位朋友谈起这话题,他们都认为本地极大部分公厕的清洁水平,尚未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根据义安理工学院2011年对500名本地公民及永久居民所作的一项调查,26.6%对本地厕所的清洁度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依笔者个人的观察,实际情况应该是更为糟糕。
好多年来,许多机构把公厕清洁工作外包,外包制度并没有错,但它并未能解决厕所卫生不达标的问题,许多民众还得忍受肮脏卫生间所带来的困扰。最近,某国际著名美食家到访我国时就曾指出,虽然本地的小贩美食水平很高,但公厕的清洁水平却是第三流的。不知道他的评语是否会让国人觉得汗颜?
推行干净厕所运动多年,本地公厕的清洁程度还是不达标,究竟问题出在哪里?我想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设计上的不足。以组屋区咖啡店厕所为例,笔者认为厕所空间不足是问题的根源。在极小空间里,要设置马桶间加上一个或两个尿槽,所剩下的活动空间已是不多,如果有两个或以上顾客同时使用的话,拥挤的情况不言而喻。除了让使用者感到不舒服,狭窄的空间加上高使用量,会使到负责厕所清洁的员工无法做好卫生工作。
清洁工作的不达标是另一个原因。许多清洁工只是做表面功夫,利用清水冲洗敷衍了事,也没有经常用清洁剂来去除污垢和异味。再者,咖啡店业主一般上都由员工以兼差形式打理。员工难请固然是因素之一,但如果业主抱有公厕卫生不重要这种心态,他们又怎么会花心思去督促员工做好厕所的卫生工作?
不为其他使用者着想,是造成厕所肮脏的另一导因。使用后不抽水,随意丢弃纸巾,或者把纸巾等杂物遗弃在尿槽里,都是极为常见的陋习。为何使用者未曾想过,这样的举止不单会造成尿槽阻塞,也会让其他使用者感到不舒服?同时加重清洁工的负担。
本人建议从下列四方面着手解决上述问题。一、改善厕所的设计和规格。针对小贩中心和组屋区咖啡店公厕,有关机构有必要考虑大幅度增加公厕所占的空间比例。二是强化管理、检查和执法。加宽厕所属于硬件,应该比较容易办到,难度较高的是日常的维修和清洁工作。相关部门需要规定每天以清水冲洗厕所次数、每周洗刷马桶和尿槽次数等。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推出奖励措施,让保持厕所干净的业者得以从水电费里取得回扣。
第三是通过凝聚社会力量,可以考虑鼓励公众人士利用手机,把不达标和超标公厕的影像,传送到社交媒体上,利用舆论给予业主压力。这类回馈将会成为民众是否决定上门光顾的参考。对相关业主而言,忽视这类回馈会影响形象,同时面对执法处罚。
第四是加强对使用者的教育。虽然公众教育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我们有必要对此抱着一定的坚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培养生活习惯最为关键的阶段,如果家长和学校老师能够持之以恒,把保持厕所卫生整洁的重要性灌输给下一代,将能为改善厕所卫生水平的努力制造有利条件。
1996年,时任总理的吴作栋建议,以公共厕所清洁作为指标,来判断新加坡创造优雅生活的进展程度。17年过去了,公厕的卫生状况似乎没有获得太大的改善,说明现行的策略不见成效而必须加以调整。总而言之,不管是政府或是公众,都不应该接受肮脏公厕的现况。政府部门有必要与相关机构和社区领袖认真讨论这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同时传达清楚讯息,让业者明白对肮脏公厕的零容忍态度。执法力度也必须加强。只要当局下决心,并从根本解决问题,我们一定能够破除肮脏厕所这个魔咒,为国人建设一个优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