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韩国新华网
本报讯(记者 曹明权报道)李云,巩义市紫荆路街道永新路社区居民、志愿者,荣获中国好人、第二届巩义市道德模范、巩义时代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李云,从小深受父母亲精神品格熏陶。她以雷锋为榜样,把自己当做一颗“螺丝钉”,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承诺和宗旨。她坚持志愿服务40余载,退休不退岗,每天坚持到小区门口,维持秩序、捡拾垃圾等;她到贫困户家中看望,自费送去米面油,到医养院、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谈心聊天,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交警送水送食品,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买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为确保居民群众人身安全,坚持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捐款捐物,装卸救灾物资……
今年67岁的李云,是一名铁路局退休职工,是紫荆路街道的热心志愿者;她退休不退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爱管“闲事”,乐于助人。却恰恰就是她,用光照亮了黑暗的路,用热暖化了寒冷的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精神,用瘦小的肩膀诠释了文明的真谛。
“我是巩义一名志愿者”
“身上穿着红马甲,永远露着八颗牙,口袋里备着许多一块钱,书包里背着创可贴、速效救心丸。”这是志愿者李云出门的标配。
又是一天清晨,天刚微亮,简单梳洗后,李云带着自己的“装备”来到了小阵地——和协花园门口,开始了每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大姐,带零钱了吗?”“请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有序排队上车”“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有?”……类似的话语,李云每天要说上百遍。小区门口、公交站牌处、草丛里、马路边,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或维持秩序,或捡拾垃圾,或热心指路,一忙起来就是大半天,经常是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是她却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只因为,“我是巩义一名志愿者”早已成为李云的口头禅,成为了她深入骨髓的信念。
每年巩义进入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李云更是将自己的行动调整到了最高“作战状态”。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每天起早贪黑,带领志愿者们沿路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维持交通秩序等,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即便是感冒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她也顾不上去医院,自己简单吃过药后又开始了工作。
在创文入户宣传工作中,李云义不容辞当起了入户宣传员,但是由于和协花园没有电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每天上下楼梯几百层,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哪能不累?
但是李云却说:“累,并快乐着。每次一穿上红马甲,我就浑身都是劲儿。作为志愿者,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为了腾出时间全身心投入创文工作,她甚至把自己不到一岁半的外孙送到了托教班,看着那么小的孩子在教室里哭,作为外婆的李云自责不已,可是为了创文大局,她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创文一线。
常年累月的志愿服务,使得李云早就成了和协花园以及周边片区的“大红人”,以至于大家纷纷觉得,一天见不到李云,心里就感觉少点啥。
提起李云,周围群众纷纷表示:“老李真是个热心肠,大好人。”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里钉”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李云,从小深受父母亲精神品格熏陶。她的母亲是老党员,父亲是老革命军人,是一名战斗英雄。转业后被调到地方工作,一生忠诚于党、无私奉献、刚正不阿。革命家庭没有给李云带来金钱和特权,却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了一颗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心。
走进李云家里,墙上一张红色的雷锋像映入眼帘,旁边是李云身穿军装敬礼的照片,雷锋像下“榜样”两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学习雷锋精神,代表的正是李云一种永不褪色的革命热情,更象征着她为人民服务的一片赤子之心。
多年来,无论是小区停水了、车辆乱停乱放了,还是邻里纠纷、夫妻有矛盾了,亦或者是哪里发生了雨雪、地震灾害了,不管大小事情,只要发现有什么需要帮助,“好事之徒”李云都会毫不犹豫站出来,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或捐钱或捐物,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
但是李云的退休工资并不高,每个月只有两千多块钱,为了尽可能多地去帮助别人,她在退休后,到一些企业打工挣钱,她从不去打牌休闲,从不舍得买新衣服、出去旅游,身上穿的是十几年前的旧衣服,脚上穿的是女儿穿旧的不太合脚的运动鞋。她说:“有钱就要拿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17年6月,正值热浪袭人的夏季,走在路上志愿服务的李云,看到环卫工人们汗流浃背,十分辛苦,就从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工资中挤出一千多元,为他们购买了水杯和毛巾,并一一发放到环卫工人手中;2018年春节前夕,李云又自费购买了一百条红围巾送给社区附近的环卫工人,并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讲解安全知识,宣传党的政策,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了丝丝暖意。
除了这些,到贫困户家中自费送去米面油,到医养院、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交警送水送食品,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买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只要能想到的,她都会尽力去做。
因为“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这句雷锋名言,也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信条。
“好事之徒”李云不仅爱管闲事,还及时关注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总能娓娓道来。她的书桌上,放着十九大报告、十九大精神解读等书籍,每天晚上读书、看新闻、记笔记,已经成为了她的一门必修课。
在李云看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的志愿者,不能只会帮助别人,更要学会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李云,却已担任志愿者40余载;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无论何时见到她,都依旧笑容满面、自信快乐,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职责。
“第二届巩义市助人为乐模范”、“巩义好人”、紫荆路街道“优秀志愿者”和“最美老人”、巩义“时代标兵”……连年的付出也让李云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一项项荣誉称号接踵而来,但是李云并没有满足,也没有止步。
她常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要想为更多人做好服务,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行,要有更多的人加入。
因此,她开始进更多的单位、更多的社区、更多的学校,走更多更远的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讲志愿者精神,不仅把阳光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而且用志愿服务精神感染、影响周边的人。
李云的丈夫高山就是其中一中,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再到加入志愿服务,正是妻子的言行深深地感染了他。为了减轻妻子负担,也为了让她有充分的时间做志愿活动,丈夫高山还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从买菜、做饭,甚至给外出志愿活动的妻子送饭,高山都全部包揽。也许,在丈夫眼中,妻子永远都是最美的那片“云”。
在李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在电影进社区、创文宣传、家园清洁、共享图书等社区活动中,总能看见这些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总能感受到他们高涨的热情。
“坊间老人,扶危助困,急公好义,爱洒城廓乡间。你们用大爱之心,点亮了人们走向道德高峰的璀灿之路。”这是第二届巩义市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上给予李云的颁奖词。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我已经把这当成了我的事业、我的课堂、我的战场。”李云说,“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做人的宗旨。”
动情之处,李云不禁唱起了红色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为大家做点事,心里踏实”
2021年 7月19日,暴雨袭击了巩义市,导致汛情加剧,险情也在增多,面对挑战,作为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李云,在特大洪水面前,不顾个人安危,为确保居民群众人身安全,坚持防汛第一线,展示了“中国好人”风采。
7月20日,暴雨依旧没有停下,越下越大,公路上到处都是积水,就连车辆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驶,心系群众安危的李云同志连自身安危都不顾,在小区门口,维持秩序,一再强调司机同志安全行驶。
随后挨着查看社区附近排水系统有无堵塞,窨井盖有无完好,虽然被暴雨打湿了衣服,湿透了鞋子,但她依然决定换个社区再去看看,在暴风雨中只能看到她模糊的背影,到大街小巷查看着险情。
面对突入其来的洪水,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她到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到高尚村志愿团队捐款200元,在大灾大难面前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7月22日,市区险情基本已经控制,许多乡镇被暴雨冲毁了家园,很多村民流离失所,李云记在心里,看在眼里,她立即组织身边的志愿者,前往受灾严重的康店镇与河洛镇,帮助受灾居民安置,装卸物资,年过六甲的她累到腰板都直不起来。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她依旧不顾劳累,听说晚上慈善总会在装卸物资,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的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到慈善总会装卸救灾物资。似乎只要有需要做的事情,她就干劲十足,忘记了所有。
7月23日,受暴雨的影响,辖区小区无法供应水源,在送水车到达小区后,她带头组织居民有序排队接水,直到大家都接好水。忙碌了一上午的她,顾不得休息,又赶往涉村镇大南沟为村民们捐赠物资,她总说:“为大家做点事,心理踏实。”
她只是巩义在抗洪救灾的志愿者队伍里其中的一员,她没有豪言壮语,她像一面流动的红旗,一向走在公益最前列,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好人”的力量 。
责编:郭朝波 审核:刘印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李云,从小深受父母亲精神品格熏陶。她以雷锋为榜样,把自己当做一颗“螺丝钉”,把“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承诺和宗旨。她坚持志愿服务40余载,退休不退岗,每天坚持到小区门口,维持秩序、捡拾垃圾等;她到贫困户家中看望,自费送去米面油,到医养院、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谈心聊天,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交警送水送食品,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买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在今年的防汛救灾中,不顾个人安危,为确保居民群众人身安全,坚持在防汛救灾第一线,捐款捐物,装卸救灾物资……
今年67岁的李云,是一名铁路局退休职工,是紫荆路街道的热心志愿者;她退休不退岗,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爱管“闲事”,乐于助人。却恰恰就是她,用光照亮了黑暗的路,用热暖化了寒冷的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精神,用瘦小的肩膀诠释了文明的真谛。
“我是巩义一名志愿者”
“身上穿着红马甲,永远露着八颗牙,口袋里备着许多一块钱,书包里背着创可贴、速效救心丸。”这是志愿者李云出门的标配。
又是一天清晨,天刚微亮,简单梳洗后,李云带着自己的“装备”来到了小阵地——和协花园门口,开始了每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大姐,带零钱了吗?”“请大家遵守交通规则,有序排队上车”“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没有?”……类似的话语,李云每天要说上百遍。小区门口、公交站牌处、草丛里、马路边,都留下了她忙碌的身影,或维持秩序,或捡拾垃圾,或热心指路,一忙起来就是大半天,经常是水都顾不上喝一口,但是她却无怨无悔,乐在其中。只因为,“我是巩义一名志愿者”早已成为李云的口头禅,成为了她深入骨髓的信念。
每年巩义进入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李云更是将自己的行动调整到了最高“作战状态”。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每天起早贪黑,带领志愿者们沿路捡拾垃圾、清除小广告、维持交通秩序等,几乎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即便是感冒了,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她也顾不上去医院,自己简单吃过药后又开始了工作。
在创文入户宣传工作中,李云义不容辞当起了入户宣传员,但是由于和协花园没有电梯,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太,每天上下楼梯几百层,挨家挨户宣讲政策,哪能不累?
但是李云却说:“累,并快乐着。每次一穿上红马甲,我就浑身都是劲儿。作为志愿者,帮助别人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为了腾出时间全身心投入创文工作,她甚至把自己不到一岁半的外孙送到了托教班,看着那么小的孩子在教室里哭,作为外婆的李云自责不已,可是为了创文大局,她擦干眼泪,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创文一线。
常年累月的志愿服务,使得李云早就成了和协花园以及周边片区的“大红人”,以至于大家纷纷觉得,一天见不到李云,心里就感觉少点啥。
提起李云,周围群众纷纷表示:“老李真是个热心肠,大好人。”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里钉”
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李云,从小深受父母亲精神品格熏陶。她的母亲是老党员,父亲是老革命军人,是一名战斗英雄。转业后被调到地方工作,一生忠诚于党、无私奉献、刚正不阿。革命家庭没有给李云带来金钱和特权,却留下了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培养了一颗真诚、善良、乐于助人的心。
走进李云家里,墙上一张红色的雷锋像映入眼帘,旁边是李云身穿军装敬礼的照片,雷锋像下“榜样”两个大字显得格外耀眼。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学习雷锋精神,代表的正是李云一种永不褪色的革命热情,更象征着她为人民服务的一片赤子之心。
多年来,无论是小区停水了、车辆乱停乱放了,还是邻里纠纷、夫妻有矛盾了,亦或者是哪里发生了雨雪、地震灾害了,不管大小事情,只要发现有什么需要帮助,“好事之徒”李云都会毫不犹豫站出来,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或捐钱或捐物,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
但是李云的退休工资并不高,每个月只有两千多块钱,为了尽可能多地去帮助别人,她在退休后,到一些企业打工挣钱,她从不去打牌休闲,从不舍得买新衣服、出去旅游,身上穿的是十几年前的旧衣服,脚上穿的是女儿穿旧的不太合脚的运动鞋。她说:“有钱就要拿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17年6月,正值热浪袭人的夏季,走在路上志愿服务的李云,看到环卫工人们汗流浃背,十分辛苦,就从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工资中挤出一千多元,为他们购买了水杯和毛巾,并一一发放到环卫工人手中;2018年春节前夕,李云又自费购买了一百条红围巾送给社区附近的环卫工人,并把他们集中在一起,讲解安全知识,宣传党的政策,让他们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到了丝丝暖意。
除了这些,到贫困户家中自费送去米面油,到医养院、养老院看望慰问老人,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交警送水送食品,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买来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只要能想到的,她都会尽力去做。
因为“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这句雷锋名言,也已经成为了她的人生信条。
“好事之徒”李云不仅爱管闲事,还及时关注国家大事,国家的大政方针、时事政治总能娓娓道来。她的书桌上,放着十九大报告、十九大精神解读等书籍,每天晚上读书、看新闻、记笔记,已经成为了她的一门必修课。
在李云看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新时代的志愿者,不能只会帮助别人,更要学会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一辈子”
如今,已年过花甲的李云,却已担任志愿者40余载;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无论何时见到她,都依旧笑容满面、自信快乐,始终坚守着自己作为志愿者的职责。
“第二届巩义市助人为乐模范”、“巩义好人”、紫荆路街道“优秀志愿者”和“最美老人”、巩义“时代标兵”……连年的付出也让李云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一项项荣誉称号接踵而来,但是李云并没有满足,也没有止步。
她常说,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要想为更多人做好服务,单靠个人的力量不行,要有更多的人加入。
因此,她开始进更多的单位、更多的社区、更多的学校,走更多更远的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宣讲志愿者精神,不仅把阳光快乐传递给身边的人,而且用志愿服务精神感染、影响周边的人。
李云的丈夫高山就是其中一中,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支持,再到加入志愿服务,正是妻子的言行深深地感染了他。为了减轻妻子负担,也为了让她有充分的时间做志愿活动,丈夫高山还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从买菜、做饭,甚至给外出志愿活动的妻子送饭,高山都全部包揽。也许,在丈夫眼中,妻子永远都是最美的那片“云”。
在李云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在电影进社区、创文宣传、家园清洁、共享图书等社区活动中,总能看见这些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总能感受到他们高涨的热情。
“坊间老人,扶危助困,急公好义,爱洒城廓乡间。你们用大爱之心,点亮了人们走向道德高峰的璀灿之路。”这是第二届巩义市道德模范授奖仪式上给予李云的颁奖词。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只要我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我已经把这当成了我的事业、我的课堂、我的战场。”李云说,“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一辈子为人民服务,这是我的承诺,也是我做人的宗旨。”
动情之处,李云不禁唱起了红色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你是灯塔,照耀着黎明前的海洋;你是舵手,掌握着航行的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
“为大家做点事,心里踏实”
2021年 7月19日,暴雨袭击了巩义市,导致汛情加剧,险情也在增多,面对挑战,作为荣登“中国好人榜”的李云,在特大洪水面前,不顾个人安危,为确保居民群众人身安全,坚持防汛第一线,展示了“中国好人”风采。
7月20日,暴雨依旧没有停下,越下越大,公路上到处都是积水,就连车辆都要小心翼翼的行驶,心系群众安危的李云同志连自身安危都不顾,在小区门口,维持秩序,一再强调司机同志安全行驶。
随后挨着查看社区附近排水系统有无堵塞,窨井盖有无完好,虽然被暴雨打湿了衣服,湿透了鞋子,但她依然决定换个社区再去看看,在暴风雨中只能看到她模糊的背影,到大街小巷查看着险情。
面对突入其来的洪水,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她到慈善总会捐款500元,到高尚村志愿团队捐款200元,在大灾大难面前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7月22日,市区险情基本已经控制,许多乡镇被暴雨冲毁了家园,很多村民流离失所,李云记在心里,看在眼里,她立即组织身边的志愿者,前往受灾严重的康店镇与河洛镇,帮助受灾居民安置,装卸物资,年过六甲的她累到腰板都直不起来。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她依旧不顾劳累,听说晚上慈善总会在装卸物资,顾不上休息,又马不停蹄的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到慈善总会装卸救灾物资。似乎只要有需要做的事情,她就干劲十足,忘记了所有。
7月23日,受暴雨的影响,辖区小区无法供应水源,在送水车到达小区后,她带头组织居民有序排队接水,直到大家都接好水。忙碌了一上午的她,顾不得休息,又赶往涉村镇大南沟为村民们捐赠物资,她总说:“为大家做点事,心理踏实。”
她只是巩义在抗洪救灾的志愿者队伍里其中的一员,她没有豪言壮语,她像一面流动的红旗,一向走在公益最前列,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好人”的力量 。
责编:郭朝波 审核:刘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