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30日上午消息,据路透社报道,中国领导人将在11月举行的重要会议上宣布经济改革计划,但由于改革议程还处于激烈的内部讨论之中,因此大部分实施措施还不得而知。
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央委员会将于大会上公布的改革方案中,只有金融改革制定出了计划和蓝图。财政、土地和户籍改革都是关键问题,决策者在就实施改革措施就行讨论时也面临着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如占据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
即将于11月举行的三中全会被认为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就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在那次会议上公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政策。
一名高级经济学家表示,“这次会议会深化各方面的改革。”这名经济学家所在的中国政府智库参与了改革蓝图的制定过程。
“焦点将是经济改革——金融改革、税务和财政改革、资源定价机制改革、以及相关领域的改革,如社会福利和收入分配。”由于相关讨论还未公布,这名经济学家要求匿名发表言论。
这个改革措施会显示中国将如何通过整改经济领域来实现以内需为动力的增长,远离支撑中国经济三十年来快速发展的出口和投资密集型模式。
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城镇化计划,该计划旨在让上亿中国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为了实现城镇化的目标,中国需要大改其土地和户籍政策。
中国的金融改革将进一步深化,其中很多政策措施已经处在进程之中。中国在逐渐放松其对人民币的限制,并在今年7月推进银行借贷利率的自由化。
在中国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努力下,金融改革受到广泛支持,这将有助于矫正经济失衡情况,如以家庭消费为代价进行过度投资、不断激增的地方政府债务和房产市场的泡沫。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高级经济学家徐洪才表示,“金融改革的方向很明确,我们已经就如何推进达成了共识。”徐洪才也参与了改革讨论。
目前已经明确的是,下一步将是制定存款保险机制,可能将于今年末出台。存款保险机制将允许央行实现存款利率自由化。中国政府担心开放机制下的激烈竞争会导致一些小银行陷入困境,因此需首先建立保险制度。
除金融改革之外,改革议程的其他方面还不甚清晰。关于其他方面的讨论从今年初就开始进行,如今正在寻求各省领导和政策顾问的回馈。
例如,财政部信源称,财政部长楼继伟拒绝了地方政府要求享有更大份额税收收入的提议。他担心地方政府会利用这笔钱来资助大规模的计划,而不是投资于更亟需的公共服务。
熟悉改革讨论的人士表示,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支出负担,北京愿意承担起更大的支出责任,特别是在公共安全、医疗保健和教育方面,并负责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支持。
他们表示,一些省份可能会被允许发放债券来填补城镇化所需的支出,但大多数债台高筑的地方政府将不得被允许进入债券市场。
为了扫除城镇化的障碍,中国政府将会放松对户口的限制。北京还会推进土地改革,让农民有权在离开农村时卖地。除此之外,政府信源还表示,决策者还会通过扩大财产税的范围来为房市降温,目前政府正在考虑通过遗产税来缩小贫富差距,并出台环境税。
知情人士还表示,政治改革和整改国有企业将不会成为改革议程的重头。分析人士称,北京并不认为国企改革是很紧急的问题。在政治改革的议题中,中国政府可能会提议一些措施来精简政府管理和打击官员腐败行为。
对于企业改革,政府更愿意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把一些关键领域向私人竞争开放。经济学家称这一方式很有缺陷,因为私人企业很难像国有企业那样受惠于国有银行。
最后,政府分析人士预计北京将会采用邓小平的渐进模式:摸着石头过河。
北京社科院的经济学家张斌表示,“如果推动全方位的变革,你可能会因为步伐太大而跌下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