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消息,世界银行在周一发布的报告中将中国以及大多数东亚发展中国家的2013年和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了下调,并称中国这个世界人口最多国家增长上的弱势表现加上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还会对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出口和投资造成伤害。
世界银行在这份最新的东亚和太平洋经济跟踪报告中指出,“伴随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型为更加注重国内需求,发展中的东亚国家正在以一个更缓慢的速度扩张。”报告也认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中等收入阶层正在变得越来越大的国家,也在更低投资,更低全球性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比预期中更少的出口规模的前提下,有更弱势的经济增长前景。”
世界银行在这份报告中将东亚发展中国家的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7.8%调降至7.1%,并将2014年的预测值从之前的7.6%降低到7.2%。
报告认为,印度尼西亚在2013年会有5.6%的增长率,2014年的预测值是5.3%,分别低于6.2%和6.5%的早前预测。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特别对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提出了一些担忧,称大规模,偏重投资的刺激项目所支持的信贷增长已经有些脱轨,决策者们必须专注于控制信贷的高速扩张,并对金融监管进行强化。
报告认为,考虑到市政债务的复杂性和不透明程度,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将是一个隐忧,并称中国需要对市政债进行“借款上有明确规则,借款来源需要获得许可,债务可偿付性,以及地方政府对复杂的财务账目进行披露”等方面的改革。
不过报告也认为,由于中国的地方政府持有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10%的土地储备价值,加上在国有企业中几乎有相同比例价值的持股,各个地方政府有相当规模的资产来满足偿付义务。
报告也强调,中国已经在经济的再平衡上显示出了积极的进展,2013年第一季度之前的两年中,季度性经济增长中消费所占份额已经相比投资更高,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也更高了,“虽然经济还是需要有更坚决地,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型。”
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会在2013年维持7.5%的增长,远低于4月的报告中提出的8.3%的预测值,同时也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7.75%预期。